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项燕:战死之后还留了个后手,可把秦国给坑苦了

项燕,楚国最后一位名将,战死于前223年的秦灭楚之战,死的固然壮烈,但还能留什么后手,连秦国都给坑苦了呢。

这个问题,就跟秦灭楚之战中,楚国出了多少兵有关了。一:楚国出了多少兵

大战之中,楚国出了多少兵,史书上虽然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战场态势推断。

秦王政二十三年,即前224年,秦楚之间,展开了一场决定彼此命运的大战,史称秦灭楚之战。

这场大战谁都不敢马虎,都出了“倾国之兵”。

其中,秦以王翦为主帅,统兵六十万,那么,楚呢?

以项燕为主帅,至于兵力。

当时的战场态势是,初战之时,秦远道而来,如春秋孙武之《孙子兵法 计篇》所云: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

简而言之,有后勤补给之苦,明明最好速战速决,可他们呢,却不敢马虎,与楚对峙一年有余,为什么?

同样,孙武在《孙子兵法 谋攻篇》当中说:敌则分之,不若则守之。

什么意思?

没有必胜把握的时候,最好不要轻举妄动,而要采取守势。

这基本上已经成了作战原则。

这种情况下,假设王翦有压倒性优势,他会白白耗费国家钱粮,与项燕对峙一年之久吗?

王翦用兵老道,之所以对峙,无非就是没有必胜的把握而已。

而这个把握,兵力,一定会成为很重要的因素。

综上,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秦灭楚之战中,楚国的兵力应该就在六十万上下,即便少,也少不到哪里去。

可这些兵,又跟项燕战死之后,留下的后手有什么关系呢?

二:战争中的怪象

早在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征伐只是“争义而不争利”,战争适可而止,还没那么惨烈。

但到了战国,随着周室进一步衰落,以及孙武、吴起等一批职业军人的出现,战争逐步改变了性质,从“争义而不争利”变成争夺土地、人口,乃至于灭国。

这种情况下,战争逐步惨烈,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成了战争的主要手段。

怎么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很简单,斩杀、斩首,这个数字有多少,单拿秦国来算。

史学家费正清、许绰云等根据《史记》等有关史料统计,前364年至前234年的这130余年时间里,秦参加的大规模战役有15次,这15次,秦国斩杀敌国士兵,达149万人之多。

130余年的时间,秦国就斩杀敌国士兵149万人。

这个数字无疑是很惊人的,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当时列国有斩杀敌方将士的传统,其中以秦尤其为甚。

当然,这也跟他们不断取得胜利有关。

那么,根据这项传统,秦灭楚之战,楚国大败,项燕战死之后,楚国的伤亡数字应该是很惊人的。

然而,西汉司马迁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当中却这么记载,曰:

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

关于战果,只说到了“大破”和“败走”。并没有大规模斩杀的记录。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中的怪象是,王翦之于项燕,只打了个击溃战,并没有打歼灭战,既然并没有打歼灭战,那么,秦灭楚之后,项燕麾下的这六十万上下的大军哪里去了呢?

三:项燕的后手

要巧不巧的是,秦国关于大规模斩杀敌方将士的惯例终止于秦王政十三年,也就是秦灭楚之战的前十年。

至于原因,大约是天下一统在望,秦始皇要开始收揽民心,然而不管怎么说,项燕麾下的六十万大军就这么躲过一劫。

既然躲过一劫,战后,自然会流落到民间。

六十万,或者少于六十万,但也少不了多少的,有过战争经验的职业军人流落到民间,这会是什么概念?

普遍认为,项燕战死之前,发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诅咒,事实上,这句话虽然不是项燕所说,但,足以证明,六国之中,楚最为恨秦。

楚国最为恨秦,项燕及其麾下的六十万大军,自然会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这种情绪有什么要紧?

六十万对秦有刻骨仇恨的大军就隐藏到民间,成了随时有可能爆发的火山。

前209年,陈胜吴广点燃起反秦的烽火,距秦灭楚之战,仅仅过了14年。

战国,男子十七岁附籍,既可以当兵,十四年之后,大部分将士在三十到四十之间。

经时光的沉淀之后,总有一批精英会思考,会总结,从而更加熟悉战争。

他们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而秦始皇呢,一统天下之后,忙着南北两线的战争,以及长城、驰道、陵墓和各种各样的改革。

只注意上层事务,并没有实施仁政,安抚民力,消化民间的不满以及仇恨,兼之当时的情况是。

一统六国之前,秦国的军队是很厉害,但一统六国之后,南北两线, 对付匈奴以及百越的战争牵扯了秦国大部分兵力,其余主要兵力只能集中在关中,防卫京畿要地。

至于地方各郡县,都到了少兵乃至无兵的境地。

如此一来,一方面秦国无兵,一方面各地方,尤其是楚地,又留下许多有作战经验,对秦又有刻骨仇恨的老兵。

这一消一长之间,秦即便想控制局势的也控制不了了。

所谓:项燕:战死之后还留了个后手,可把秦国给坑苦了

为什么这么说,秦始皇一死,楚地便率先发难,遂成燎原之势,最终推翻大秦 ,可不就是把秦国坑苦了吗。

这就是项燕战死之后留下的后手,这个后手虽然厉害,但十四年的时间,秦就没办法应对吗?

当然不是,不过秦始皇没有注意,或者即便注意,也没有认真对待而已。

由此可至,老百姓,任何时候都是不能忽视的。

参考资料:《孙子兵法》、《史记》、《剑桥秦汉史》等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项燕:战死之后还留了个后手,可把秦国给坑苦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