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皇帝接班人问题,为什么一直都是皇家挥之不去的“难解之症”?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接班人问题,一直都是挥之不去的“难解之症”。清代以前是“嫡长”制度,清代是“贤者为王”,可即便如此,“争位”悲剧却从没落幕过。

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开创了一个伟大时代。刘据为卫子夫所生,是其第一个儿子。于是,母凭子贵,卫子夫成了皇后,刘据成了嫡长子,七岁那年被立为太子。

然而,汉武帝到了晚年,有了新宠,并得了一个小儿子刘弗陵,也是极为宠爱。这时,太子已经成年,对于其父的很多做法都持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极度奢华浪费,大兴土木,还喜欢打仗。所以,二人之间不免发生争议,在心里都对对方有了“埋怨”。

此时,皇后依旧是卫子夫,但却不能常常见到皇帝。此外,大将军卫青的去世,让太子失去了一位可以在朝政上支援自己的力量。而同时,汉武帝对小儿子越发宠爱,连其生母的居所都被命名为“尧母门”。这让太子非常担心,“尧”可是上古的圣君,皇帝这么做,难道是要新立太子吗?

都知道,中国自古不缺乏“见机行事”之人。皇帝此举,自然就有人琢磨了,甚至,还要“推波助澜”。江充就是这么一位“投资政客”,他和太子不和,很担心太子当皇帝后对自己不利。于是,就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将皇后和太子给“揭发”了。

晚年的刘彻痴迷“长生不死”,非常害怕有人害他。于是,深居后宫很少上朝,和外界的联系就通过像江充这样地位不高的“宠臣”进行。因此,江充就利用这个机会,以“巫蛊术”这个罪名陷害了皇后和太子。可是,健康情况不佳的皇帝居然相信了,就让其去调查。

之后,太子没法容忍自己被“诬陷”,就杀了江充。于是,事情的发展不受控制。后来,宦官告诉皇帝太子要“谋反”,使得太子不得不动用武力。虽然,太子最后逃出了皇宫,但还是以自杀结束。事后,刘彻才明白,只是逝者不可能再生还了。所以,他整日思儿,很是后悔。

最后,在太子自杀地,他修建了“归来望思台”。虽生于皇家,但如果对那个位置少了一点想法,是不是会更快乐些,也会少些悲剧。

到了清代,皇位的争夺越演越烈。

一天夜晚,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在宣读完太子诏后,痛苦倒地。这位太子,他一手精心调教30余载,不但亲自讲授“四书”、“五经”,更是将自己的治国经验悉心传授,还经常带其外出视察民情。太子年轻时也好学,为人处世也深得康熙的认可。

只是,等他到了40岁还是个太子,逐渐开始不满了。于是,仗着自己受宠,开始向大臣索要财物,并截留贡品,不但随意殴打他人,甚至,还杀人。然而,让康熙真正“嫌弃”他的原因是,他对生病的兄弟,居然表现得毫不关心。

康熙自幼父母双亡,很是看重家庭亲情,极度不能忍受太子如此的冷漠。可他还是忍了太子20年,毕竟,当年皇后因生他难产而亡,自己又耗费了这么多心血在其身上。可以说,正是这20年,太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其中以当朝大学士索额图为首。

他下注在太子身上,在当时是非常正常的做法,一旦其继位自己的回报也会相当丰厚。

在这些势力的一再“支持”下,以及皇帝的一再“妥协”,太子的待遇和皇帝“平起平坐”,权力日渐膨胀,直接威胁到了皇权。

康熙四十七年,他跟随皇帝出巡,利用夜间多次靠近皇帝的帐篷“窥探”。最终,康熙爆发了,因为,当朝在位者最忌讳的是自己的“权力”被篡夺,更是担心自己“死于非命”。于是,康熙当众宣布废除太子,并将其软禁。此后的十几年间,“太子”一位这个问题,成了他和大臣们之间的“微妙话题”,这让康熙自己也困扰不已。

废太子复立又被废,其他诸位皇子见有机会,岂会浪费?大家纷纷“结党”,使得皇宫内上演了一幕幕“夺嫡”大戏,至今被民间常常提及。

其实,在“多子多福”传统理念下,皇族的“多子”更是保障皇权的延续。

但是,这种“人治”制度,只讲究“血统”。到了清代,虽废了“嫡长”制度,但依旧不可避免手足相残,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因此,统治者的“人选”一直都是历代帝王重视的问题:

一是要延续家族;

二是要保障皇权的顺利交接。

以至于,“血缘”成了最有说服力的首要条件。虽然,历史上也有“禅让故事”,但围绕权力的始终都是“勾心斗角”。

其实,上文的汉武帝和康熙,都是中国历史上治理国家有“手段”的帝王,但对于自己的“继承人”,一样是“一筹莫展”。

当然,他们并不是孤例,李世民治国一样厉害,可那么多儿子一样为了皇位“伤亡一片”。只是,表面看似“血缘”继承,可背后怎么会没有其它力量的“角力”呢?但如果不是“血缘”继承,又会带来朝代的不断更迭,造成更大的暴力伤害。最终,上层权力争斗的“结果”,都会让底层的民众来承受。

因此,现代的文明国家只能靠“法治”来治国,以顺应民意,选出“自己的代表”。只有这样,不但可以保障权力的顺利延续,还可以最大程度“拦截”权力更迭带来的破坏,与此同时,也避免了民众卷入这种政治的斗争之中,让国家不再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参考资料:

【《汉书·武帝纪第六》、《旧唐书·太宗本纪》、《清史稿·卷六·本纪六·圣祖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皇帝接班人问题,为什么一直都是皇家挥之不去的“难解之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