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举,曾经害了很多人,也成就了很多人,科举类似于今天的高考,不得不说,高考还是目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无论富贵还是贫困)最公平的一场竞技。每年的考生都奋力在为自己命运在拼搏,几家欢喜几家忧,毕竟通往成功路上的独木桥只有一座,只有毅力坚定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但是总有一帮人,他们曾经致力于考试、科举,但是命运却始终和他们开着玩笑,屡考不中,他们有些人继续坚持,有些人放弃,有一部分人,带着他们的愤怒和不甘与天下作对,最终天下也为之颤抖。
今天我要讲的人就是黄巢,堪称史上最强的落榜者。
黄巢:(820年-884年),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他的少年看起来还是很有看头的一个年轻人。少年时期的黄巢也在不断努力读书,封建主义的毒瘤很容易让人雄心壮志,以天下为己任,对于黄巢来说也是一样,他也渴望着哪天能手握大权,为国效力。可惜,命运注定了他不会像那些一般的高管一样,给了他委屈的同时也给了他更广大的舞台。毋庸置疑,屡考不中的他终于想明白了,自己是很难考上去了,但是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始终没有改变过,带着这份不甘和对朝廷的愤怒,黄巢留下了一首史上著名的,充满杀气的诗,离开了他曾经向往的天堂——长安。带着愤怒回去继续做商贩。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公元874年,天下连年发生水灾,但是朝廷没有做出能平息民怒的政策,反而“用兵不息,赋敛愈急”,最终,农民的愤怒终于演变成洪水猛兽,各地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此时,黄巢看准时机,加入了王仙芝的队伍。在合作前期,两人攻克了很多城市,战胜了很多唐军,渐渐攻占中原。
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义军队伍也渐渐到了30多万。声势浩大的起义军让唐朝很害怕,最后想招安黄巢和王仙芝,可惜唐朝给了王仙芝官职却没有给黄巢,更加加大了黄巢的不满,最后王黄二人分开了。王仙芝战死后,黄巢成为了义军首领,号称“冲天大将军”。公元880年,黄巢打下了洛阳,第二年又打下了长安,终于实现了自己落第后的豪言壮语。进城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大齐”。
之后,黄巢把唐朝皇帝的坟墓也给挖了,也算是出了自己这多年的委屈。可惜,这种充满危机的起义,加上黄巢本身也没有让天下人安居乐业,乐享太平的能力和力量,最终还是死于非命。但是却给大唐一个重大的打击,直接拉开了大唐灭亡的帷幕。
可以通过大量史实看出黄巢一生的思想、政治抱负和实践。黄巢政治思想主要是封建专制主义,其政治抱负始终是想做说了算的首脑,力图以己力量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但具体奋斗目标因形势变化而有改变。黄巢就是遵循了这样的思想、方略及不同的奋斗目标参加起义、领导起义,同唐对抗。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古代最牛落榜生是谁?几十年后,皇帝为他战战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