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在和亲两千年历史中,多是中原公主远嫁,其中原因“大有门道”

从汉朝到清朝近两千年的岁月长河中,有一种叫做“和亲”的政治联姻,贯穿了这段历史的发展进程;通常都是中原王朝,派出一位公主远嫁他国,以此来平息两国之间的战争,转而向和平友好的关系共同努力;虽然牺牲了一个公主,但换来两国长久的和平,在统治者看来是十分划算的事;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为何都是中原王朝送出公主,为何不是他们娶了游牧民族的公主呢?其中的“门道”听编者为您分析。

其实中原王朝娶他国公主的事,也曾发生过,例如北齐神武帝高欢,就为了缓解两面受敌的压力,通过政治联姻娶了柔然国的公主,虽然高欢因此解除了一部分敌对压力,但这场婚姻却让他有苦说不出;一开始高欢派人到柔然国,替自己的儿子高澄求亲,但柔然国王认为当时高欢身为渤海王,他的儿子只是个小小的世子,门不当户不对,强烈要求年迈的高欢,亲自娶了自己女儿;高欢见柔然国王态度强硬,只得无奈应允。

而且柔然国王还派来一个“监工”,自己的弟弟秃突佳,他的唯一任务就是催促高欢,与柔然公主诞下子嗣;可当时史料记载高欢年事已高时常生病,柔然公主也是个不通汉语,十分无趣的人,所以公主一直未能成功怀上孩子;这时就急坏了秃突佳,他每天都去宫城内,催促高欢赶紧宠幸公主,而高欢只能让人抬着他的病躯,到柔然公主的住处侍寝;两年后高欢病逝之时,公主依然未能怀孕,最后还是高澄继承了柔然公主,生下了一个女儿,让秃突佳带回去交了差;这段“狗血、奇葩”的经历,想必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也定不会再想经历一遍。

其次如果中原王朝统治者,娶了游牧民族的公主,这在辈分上很吃亏;因为中原公主嫁给游牧民族单于,相当于是中原皇帝的女婿,反之就成了中原皇帝叫单于岳父了;其实汉唐之时的和亲,都是在游牧民族承认,他们是中原正统王朝之后,才施行的事;而且游牧民族也以能取得中原公主为荣,这时他们也至少在名义上,愿意像侍奉自己的父亲一样,侍奉中原皇帝岳父;这无形之中就让中原王朝的地位,压过了游牧民族一头,变得高大起来。

而如果中原皇帝做了游牧民族的女婿,双方地位就翻了过来,例如北周武帝宇文邕,娶了突厥佗钵可汗的侄女为妻,结果佗钵可汗直接称北周皇帝为儿子,这让北周人颜面扫地,一直无法在突厥人面前抬起头来;另外中原皇帝娶了他国公主,也不方便给其名分,如果封其为皇后的话,定不能服众,封为皇妃的话,游牧民族又不愿意委屈自己的公主;而且无论是封为皇后还是皇妃,她生下的儿子,都会参与到皇位竞争之中。

到那时游牧民族定会,全力支持混血皇子争夺皇位,倘若输了中原王朝会与游牧民族再次交恶;倘若赢了也是中原王朝吃了大亏,自己的皇帝叫游牧民族首领为外公,紧接着便是游牧民族,插手中原王朝内政,后果定是不堪设想。

所以中原王朝统治者,若娶了游牧民族公主为妻,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老谋深算的中原君臣,定不会做这等“亏本买卖”;而游牧民族以娶得中原公主为荣,也不介意自己的辈分低下,所以在和亲中,大多都是中原公主远嫁他国,而不是中原迎娶他国公主。

【参考资料:《古代和亲政策考述》,《北齐书》、《周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在和亲两千年历史中,多是中原公主远嫁,其中原因“大有门道”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