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家的首脑,裕仁天皇为何能够逃脱制裁?

引言

战争,是所有人都不愿意再看到的事情。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伏尸百万,血流漂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卷入战争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军民伤亡高达9000余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亿多美元。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战争的硝烟中,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兵车行》中描写的“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成为了这场战争最好的写照。

在二战中,最直接的对中国产生了影响的就是日本侵华战争了。在这次战争中,日军制造了无数的暴行,例如日战区内“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利用中国平民百姓作为细菌实验的对象,将他们活体解剖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其行为正如《旧唐书·李密传》里写的那样:“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

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1945年5月9日德国正式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终于落下帷幕,剩下的,就只有亚洲战场上的日本仍在负隅顽抗。为了使日本尽快投降,美、苏、中三方加快了战场上的脚步。

1945年8月6日,为了避免在登陆战中出现过大的伤亡,以及为了先苏联一步攻占日本本土,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小男孩”,3日后,第二枚原子弹“胖子”被投放在了长崎。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告终。

▲裕仁天皇阅兵旧照

说道日本侵华战争,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时任日本天皇的裕仁。可以说,日本侵华战争、臭名昭著的731部队的建立、太平洋战争的策划,都是出自这个人之手。但是,在二战结束之后,这个令人发指的战争犯却没有受到正义的审判,这是为什么呢?这一切,都要从一个人说起。

这个人,就是时任盟军最高司令的麦克阿瑟。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这位盟军的最高司令被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为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这一任命,代表着麦克阿瑟在日本拥有着绝对的权威,成为了日本权力最大的人,日本战犯的生死、天皇的任免权都集中在了他的手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日本的命运都掌握在了他的手上。

▲麦克阿瑟剧照

面对这个人,裕仁天皇可谓是害怕到了极点。面对这个作为战胜者和制裁者到来的人,作为战败者的裕仁天皇可谓是费尽了心思去讨好他。裕仁天皇不仅下令日本各地仍在负隅顽抗的军队停止反抗,还将战争中获得的大量财产送给麦克阿瑟。

在刚到日本时,麦克阿瑟曾想过要严惩日本天皇,废除天皇制。但是,看到天皇在日本国内的权威之后,他决定不再废除天皇制或是更换天皇,而是借助天皇间接统治日本。而恰好美国又需要能够更好的控制日本,以确保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控制权,于是麦克阿瑟决定对裕仁天皇不予追究发起战争的责任,不予起诉和逮捕。

▲日本天皇御所

但是,在会谈中,麦克阿瑟依然没有给裕仁天皇好脸色看,甚至还在会谈中当面问裕仁天皇,为什么没有因为日本的战败而剖腹自杀。或许在麦克阿瑟眼中,战败后誓死不屈才是日本军人的特色吧。

面对麦克阿瑟这个角度刁钻的问题,裕仁天皇倒也是沉得住气,没有恼羞成怒、暴跳如雷,反而是轻飘飘地说了一句,开战前的会议上,他曾极力阻止开战,却是无能为力。这很明显只是用来推卸责任的话,在那个时候,日本的天皇可不是像现在一样只是“国家象征”,而是掌握了很大的实权的,以天皇的影响力,必然不可能像他所说的那样“无能为力”。

▲麦克阿瑟与裕仁天皇合照

对于说出这种话的裕仁天皇,麦克阿瑟自然是十分不屑的,他一点没给这位天皇面子,不仅让其发表了《人间宣言》,还将裕仁天皇的生日作为东京远东国际法庭的开庭日。

结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都带来了沉重的阴影,拒绝战争,守护和平如今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人民共同的愿望。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战争不再,和平永存。

参考资料:

《兵车行》

《二战史》

《麦克阿瑟回忆录》

《裕仁天皇传》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家的首脑,裕仁天皇为何能够逃脱制裁?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