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诺耶出生在巴黎最臭的鱼市上。他天生没有体味,而嗅觉却异常灵敏。长大后他成了巴黎一香水大师的学徒,从而也渐渐产生了用香水征服世界的野心。一天,他发现一少女的气味令人着迷,无意中杀死了该少女,并嗅光了她的体香。之后,他先后杀死了26个少女,萃取了她们的体昧,并蒸馏出神奇的香水。当他的罪行败露,被押赴刑场时,他释放了一瓶奇特的香水……
「香水」精彩书评 第(1)篇
这可能是我看的第一本德国作家写的书。看完之后有几个非常明显和深刻的感觉:
第一,写作手法有点像黑白的铅笔或钢板画,介于素描和版画之间(我不是很懂画,但我想到的相似的可能就是这两种)。因为书里的所有描述,包括场景,心理,人物等等,都让人有一种明显的直白感,没有添加过多的“色彩”。这让你读到里面的艰辛,凄惨,压榨,甚至死亡威胁等等,都如只是读了那两个文字,然后需要自行脑补和丰富其场景的各种色彩。这可能是德国人的风格,跟他们的发达工业技术有点相似。
第二,作者的取材非常另类,我简直觉得他有点扭曲。书里的主角除了常见的悲惨身世和经历外,最大的特点是“他自身没有任何味道(人类的味道),却有异于常人的嗅觉”,而他利用自己的天赋力量,犯下一连串的法盲一般的罪行,去实现所谓伟大的梦想——制造属于自己的味道(而不是为了报复社会或谋利等)。而作者用《香水》为名,也是我认为他扭曲的其中一点。香水,可以说是美好的代名词,甚至可以是奢侈品或贵族的象征。而书里,男主在香水公司里刻苦学习各种制造环节和工艺,貌似不经意却又故意的引导读者去反思其阶层的差异、剥削与压榨等;直到因为香水而令男主萌生自己所谓的伟大梦想,继而引发一系列的谋杀。在这么美好的书名下,他藏下了那么多的肮脏、污秽,实在不是一般人常人的思维可以接受的。
第三,这书让我很好奇一个问题:味道真的可以用记忆精确的储存吗?而且是大量的味道。我曾经看过一部连续剧《听风者》,是王宝强扮演一个瞎子但却有超强的听力,他利用自己的听力破译敌人的电报员的发报特点,从而让部队可以打掉敌人的窝点。电视剧里听觉和书里嗅觉相比,有点异曲同工,但毕竟声音可以在出现时就录下来保存,而味道并不是在出现时就能立马的捕捉和储存,尤其是有些味道会随时发生浓淡等不同的变化。上千种味道存放在记忆里,是很不可思议的,然后从上千种味道中找出想要的那种(还是从记忆里),再配制出来,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从这点上来看,这个作者的这书,感觉有点玄幻类了。
如此总结下来,我觉得我的小脑袋和小心脏总算是经历一次历险后又缓过来了。我那些心爱的洗浴品,护肤品,大大小小的香水瓶子,还是会好好的陪着我,每天给我带来一段愉快的心情。
「香水」精彩书评 第(2)篇
聚斯金德的这本书,我用最慢的速度进行阅读,细细品味,有一种舍不得读完的感觉,看完后还震撼不已,上一本让我有如此感觉的书,是《百年孤独》。当然,两本书的写作特点是不同的,马尔克斯扯的是魔幻现实主义这面大旗,而聚斯金德却一本正经地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胡说八道一番。《香水》无疑是夸张的,但最终我们却是深信不疑的喜欢,估计格雷诺耶的香水,也会让读者们兴奋起来。
格雷诺耶是个可怜的人,一出世就被丢弃在肮脏腐臭的鱼内脏堆中。作为一个初到人世间的婴儿,他又有什么错呢?他全身没有气味,却拥有极其强大的嗅觉。凭借着这一特殊的天赋,加上任劳任怨的非凡忍耐力,他隐藏着自己,努力构筑自己的气味王国,沉醉在香水的世界里。为了得到他热爱的香味,他可以毫无知觉地杀人,甚至做任何一件违背道德的事情。他可以七年独居,远离人群。他可以做牛做马,勤勤恳恳。他可以杀人不眨眼,连杀二十五个少女。甚至可以倒出整瓶香水在身上,让坟场的人们把自己撕碎瓜分!多么疯狂的一个人,又是多么冷静的一个人。
格雷诺耶不是一个好人,他无辜伤害了那么多的生命,但是他也不至于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当他有能力去征服世界,控制更多人时,他却没有更进一步,而是选择自我灭亡。我觉得格雷诺耶是个可怜的人,一个缺少爱的人。他的一生走来,人们只是怀有目的地利用他,没有一个是真心关爱他,没有爱的温暖,只能让他在气味的王国中越走越远。他没有气味,他与众不同,他时刻感受到这份不同,他渴望别人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躲避他。只有香水,至高无上的香水,能让他获得自我味道的救赎!这也是他走向不归路的原因!
一个人生病了,可以找医生看病,整个社会都病了,该何去何从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香水」精彩书评(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