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方与圆读书笔记5000字

方与圆

作者:张桂荣

本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方圆之道解读说话技巧、方圆之道解读处世方法、方圆之道解读商场风云、方圆之道解读职场准则、方圆之道解读爱情与友情、方圆之道解读人生禁忌。

方与圆读书笔记

这本算是蹭丁远峙《方与圆》热度的仿冒品,总体而言,简单化、绝对化、鸡汤化的地方很多,阅读价值一般。丁远峙的还没看过,不知道两本书差别多大。

自传容易过分美化自己,往往因为要隐瞒不足为外人道的阴暗面而漏掉关键细节。可能还是看干实事、建实功的人空闲后写的小说更能让人受益。

我相信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话:看书要看传记。小说艺术加工成分太重,传记才较为真实地反映英雄豪杰辉煌的一生。为此我借了大量名人传记,认真阅读,做笔记。但最终,我深深地失望了,为寻找不到他们成功的秘诀而陷于痛苦之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茅塞顿开,我幸运地看到了民国初年李宗吾先生著的一本书,它的前言就深深地吸引了我。 李宗吾先生年轻时梦想成为英雄豪杰,经过多年努力,仍壮志未酬,就转而研究英雄豪杰成功的秘诀,但历经多年仍无结果。有次看《三国演义》时,突然大彻大悟,终于找到英雄豪杰成功的秘诀,为此写下了被誉为世界奇书的《厚黑学》。 李宗吾先生认为,纵观所有英雄豪杰成功的秘诀,不外两个字:厚和黑。厚,就是脸皮要厚;黑,就是心要黑。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需牢记这两字真言。

通过指责人来展示权力。

许多有权人士故意刁难你,指出你的缺点,往往并不是真的因为你有缺点,只是通过刁难你,让你知道他的权力,甚至是为了让你求他,送东西给他。如果你书呆子气太足,真的去精心改正自己的缺点,那么必定是做无用功。

“虐待自己”,往往是因为纠结。不甘心付出,不直面现实,又不敢反抗,因而为付出过多获得过少而纠结。

“虐待自己”常常是因为解决不了的矛盾、破坏性的欲望、不愉快的感觉等压抑在心里,而造成的自我惩罚。“虐待他人”则多半是为了自卫、报复,甚至是单纯的泄愤。 比如当你痛苦不堪时,你会用牙齿去咬下嘴唇,用头拼命去撞墙,这种用伤害自己的身体来发泄不满或者借烟酒来消除烦恼的方法,均属于自虐倾向。这种自虐还只是伤害身体,我认为更为严重的自虐,却是精神上的痛苦情结。这会毁掉人的生活。很多大诗人都陷于这种痛苦情结而不能自拔。拜伦,19世纪诗坛的拿破仑,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阴郁却成了他生活的主弦律。雪莱,浪漫诗歌的王子,痛苦情结甚至令他走向了死亡。有人说痛苦使人类创造了灿烂的艺术。但我觉得这种代价也未免太大,牺牲了创造这种艺术的人的人生快乐。不仅诗人如此,很多伟大人物都有这种痛苦情节。传奇人物拿破仑不是说自己从没有真正快乐地过过一天吗?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痛苦情结。回忆我的少年时代,我就有很长一段时间被这种痛苦情结所笼罩,那时见到诸如“生命苦难”、“灵魂痛苦”之类字眼,就激动得心灵颤抖,生活也因此而压抑、苦闷。精神上的自虐倾向正是人生快乐的一大劲敌。试想一个不懂善待自己,享受生活快乐的人,又怎能懂得珍惜生活、享受生活?又怎能懂得善待别人?苦闷、痛苦自然会伴随一生。 如果说自虐还只是伤害自己,那么虐待他人却是一种心理变态。

通过他人的恼怒来刷存在感,类似儿童恶作剧。

旁人赶紧打圆场:“小丁这个家伙,就是嘴巴讨厌。”

打压是操纵对象、下属、晚辈的核心。

打压很好理解,就是摧毁对方的价值和信心,让她(他)服从自己的价值观。

举两个例子,女性事业有成,他们会说这些都不重要,能相夫教子能做得一手好菜把家里打理的妥帖才是真正的好女人;女性长得漂亮,他会说你不过如此,我见过比你漂亮的多了去了。渣女对男人的打压也类似。

的确有一部分人会愤怒分手,但还有一部分人很容易被洗脑,她(他)们会自我怀疑,会顺从对方的价值观,深信他(她)说的有道理。

严重的甚至真的会否定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的确没那么好,而眼前这个优秀的男(女)人还这么爱自己,千万不能错过,她(他)们会用“服从”的方式挽留对方,不管对方提出什么要求都接受。

新闻经常爆料PUA骗钱骗色,那么好拆穿的骗局却依然能奏效,不只是孩子傻,而是她(他)们在打压之后为了留住对方不得不乖乖交出钱和肉体,希望对方认可到自己的价值,继续留在她(他)身边。

打压这种方式真的会伤害人,因为她(他)被骗的不只是感情,还有自己多年来树立的信念和价值感。

而打压招数恰好是PUA的核心理念,教人打压异性朋友的价值来控制她(他)。

一个经常挑别人短处,指责别人错误的人,只会让人感到挑剔而难于相处,让人感到品质恶劣而厌烦。如果你总是认为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行,人人都有问题。那么只能说明你自己不善于与人相处,自己有问题。别人正是通过你对别人的判断,来判断你的为人。

人靠欲望驱动,靠智力护航。

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野心是永恒的“治穷”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穷人之所以穷,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也就是缺乏致富的野心。 这里的“野心”换成一个动听点的名词,那就是“梦想”。

在风险可以承担的范围内,勇于冒险、勇于尝试。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可以完全确定和保证成功。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的区别,不在于主意的好坏,能力的大小,而在于是否相信自己的判断,敢于适度冒险,并采取行动。

非暴力作为立国思想存在逻辑陷阱:碰到嗜血的暴力思想如何应付?欧美的宽容思想也有类似的逻辑陷阱:碰到不宽容、敌视其它族群的族群应该如何应对?

难民、非法移民、绿绿的泛滥让欧美印必须直面这一问题,要么坚守原则坐等灭种,举国绿化;要么改弦更张,放弃立国原则、拥抱民族主义。而拥抱民族主义的后果是欧盟必然解体,美国必然内乱,毕竟他们是靠所谓普世价值观粘合的。欧盟没有主体民族,美国白人新生儿占比已连续多年低于一半。而民族主义国家必须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主体民族。

暴力才是文明的基石、最后盾牌。

甘地从小就尊重生命,奉行不杀生的原则。虽然他渴望平等、自由,为民族独立不遗余力,但他坚决反对暴力方式。他认为用暴力方式改变政权,终究会形成以一种专制主义代替另一种专制主义的局面。这是多么有预见啊!当用一种暴力去推翻另一种暴力时,暴力也就必然成为新的统治工具,也就必然走向新的专制。他这样说:“历史告诉我们,那些无疑怀有真诚动机的人们,运用残酷暴力的方式驱除了在位的贪婪者之后,他们自己也会染上被驱除者的毛病。假如印度采取暴力手段,那么,我对印度自由的兴趣会中止,因为这样一来,其结果将不是自由,而是奴役。”

甘地向往着民族独立和自由,但他更向往着采用非暴力的方式。他说:“非暴力方式是我信仰中的第一要素,也是我信仰中的最终目标。”为了达到民族独立,甘地号召整个印度采取积极的不合作主义,以对抗殖民统治。但是,人民不是以他所要求的和平反抗方式来响应他,而是采取了流血和暴力的方式。于是甘地发出通告,要求人们推迟实行不合作运动,原因是它正沦为暴民的统治。

在坚持原则,轻视急功近利,不盲目趋附民众方面,历史上几乎无人比甘地表现出了更大的勇气。举国上下对他的决定都感到惊诧,人们认为自治运动就要接近成功了,他们不同意甘地所谓手段和目的同样重要的观点。圣雄的声望一落千丈。

就在这时,殖民政府决定逮捕他。他没有进行任何抵抗,拒绝聘请律师,在回答检察官的控告时,他说:“……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个已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我早该知道我每项行为的后果。我早就知道我是在玩火,我是在冒险,而且,我一旦获得自由,我还是要一如既往地这样做……”甘地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而一往无前。但他更渴望的是采用非暴力的方式。他认为手段和目的同样重要,如果手段不正确,即使能达到目的,他也宁愿放弃。因为用不正确的手段达到的目的,最终目的也会变样。

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凡是人,就有忘恩负义、虚假作态、挑三拣四及懦弱善妒的劣根性。他们喜欢攀龙附凤,一旦攀上了,就毫无条件地奉献自己、奉献生命、热血与财产,因为他们清楚,此时的奉献,对方无所需,不会要,才得慷慨如此。万一有一天,人家潦倒没落需要资助了,他们却是远远地背弃了。” 这是权谋派鼻祖马基雅弗利的名言。你是不是觉得过于尖刻呢?那么我问你,你最愿意与怎样的人交往?如果你很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我相信答案一定是:成功的人,有钱的人。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愿意与成功韵人、有钱的人交往,与他们交往不仅利用价值高,而且你会倍感自豪,仿佛自己地位也得到提高。大家都说成功的第一步最难迈出,就是因为你没有成功,在别人眼里没有利用价值,因此都不愿理你。一旦你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有了利用价值,人们就都愿与你交往,从而他们也有了被你利用的价值。 人性就是趋炎附势的,这是无法逃避的现实。既然如此,那你想要成功,为什么不表现出你已经成功了呢?这样大家就都会来巴结你,与你交往,你也就更容易取得成功了。

这是常态,绝大多数人后知后觉。

像马克·吐温常抱怨的:“我往往是在机会离去时,才明白这是机会。”

有大目标,所以不计较与目标无关的小事。所谓“将军赶路,不打小兔”。

“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往往官越大的人,自尊已得到了满足,他不需要通过刁难你来表现他的权力,所以往往容易打交道;而那些官不大的人,处处被别的官管,为了表现他的权力,满足自尊,他反而会故意刁难你。 低水准的自尊就意味着摩擦和麻烦,做人就要树立高水准的自尊,将自己的全部光和热凝聚在最有价值、最高贵的事物上,做人要争大胜而不争小胜,让胸怀变得更宽广。 宋代的苏轼在赞颂西汉的张良时曾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韩信,为什么能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屈辱,从人胯下钻过,不正是因为他的心灵高贵吗?诸葛亮,为什么能让刘备三顾茅庐,不也是因为他志存高远吗? 其实心灵越高贵的人,自尊水准越高的人,才是越随和的人,越容易相处的人。因为他心灵高贵,他总是寻求大事的成功来满足自尊,因此在小事上是不会斤斤计较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方与圆读书笔记5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