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sort函式

sort函式

sort函式

sort函式用于C++中,对给定区间所有元素进行排序,默认为升序,也可进行降序排序。sort函式进行排序的时间複杂度为n*log2n,比冒泡之类的排序算法效率要高,sort函式包含在头档案为#include<algorithm>的c++标準库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sort函式
  • 外文名:sort Function
  • 头档案:#include <algorithm>
  • 用途:对给定区间所有元素进行排序
  • 所属範畴:C++
  • 功能:升序、降序

sort函式概述

语法

Sort(start,end,cmp)

参数

(1)start表示要排序数组的起始地址;
(2)end表示数组结束地址的下一位;
(3)cmp用于规定排序的方法,可不填,默认升序。

功能

sort函式用于C++中,对给定区间所有元素进行排序,默认为升序,也可进行降序排序。
一般是直接对数组进行排序,例如对数组a[10]排序,sort(a,a+10)。而sort函式的强大之处在可与cmp函式结合使用,即排序方法的选择。
为什幺要用c++标準库里的排序函式?
sort()函式是c++一种排序方法之一,相较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所带来的执行效率不高的问题,sort()函式使用的排序方法是类似于快速排序的方法,时间複杂度为n*log2(n),执行效率较高。

sort类函式总结

sort函式见下表:
函式名功能描述
sort
对给定区间所有元素进行排序
stable_sort
对给定区间所有元素进行稳定排序
partial_sort
对给定区间所有元素部分排序
partial_sort_copy
对给定区间複製并排序
nth_element
找出给定区间的某个位置对应的元素
is_sorted
判断一个区间是否已经排好序
partition
使得符合某个条件的元素放在前面
stable_partition
相对稳定的使得符合某个条件的元素放在前面

示例

示例一

sort函式没有第三个参数,实现的是从小到大(升序)排列:
#include<iostream>#include<algorith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int a[10]={9,6,3,8,5,2,7,4,1,0};    for(int i=0;i<10;i++)    cout<<a[i]<<endl;    sort(a,a+10);//指针    for(int i=0;i<10;i++)    cout<<a[i]<<endl;    return 0;}

示例二

通过上面的例子,会产生疑问:如何实现从大到小的排序?
这就如前文所说需要在sort()函数里的第三个参数了,告诉程式我要从大到小排序。
需要加入一个比较函式compare(),此函式的实现过程如下:
bool compare(int a,int b){    return a>b;}
这就是告诉程式要实现从大到小的排序的方法!
#include<iostream>#include<algorithm>using namespace std;bool compare(int a,int b){   return a>b;}int main(){int a[10]={9,6,3,8,5,2,7,4,1,0};for(int i=0;i<10;i++)cout<<a[i]<<endl;  sort(a,a+10,compare);//在这里就不需要对compare函式传入参数了   for(int i=0;i<10;i++)cout<<a[i]<<endl;return 0;}
假设自己定义了一个结构体node
struct node{    int a;    int b;    double c;}
有一个node类型的数组node arr[100],想对它进行排序:先按a值升序排列,如果a值相同,再按b值降序排列,如果b还相同,就按c降序排列。就可以写一个比较函式:
以下是代码片段:
bool cmp(node x,node y){    if(x.a!==y.a) return x.a<y.a;    if(x.b!==y.b) return x.b>y.b;    return x.c>y.c;}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sort函式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