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虐
暴虐,汉语辞彙。
拼音:bào nüè
1、指兇恶残酷;2、指兇狠残酷的人。3、犹肆虐,残害。
〈书〉兇恶残暴地对待。
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暴虐
- 拼音:bào nüè
- 注音:ㄅㄠˋ ㄋㄩㄝˋ
- 解释:指兇恶残酷
- 近义词:残暴
拼音注音
bào nüè
ㄅㄠˋ ㄋㄩㄝˋ
英文
brutal
词义
1、指兇恶残酷;2、指兇狠残酷的人。3、犹肆虐,残害。
引证详解
- 兇狠残酷。
①《左传·宣公三年》:“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②《史记·太史公自序》:“秦既暴虐,楚人发难。”
③《汉书·哀帝纪》:“至今有司执法,未得其中,或上暴虐,假势获名,温良宽柔,陷于亡灭。”
④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孙晧无道,肆其暴虐。”
⑤《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八回:“及二世,暴虐更甚,而陈胜、吴广之徒,群起而亡之矣。”
⑥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自此以后,人人说清朝政治不良,百般辱骂;甚至说他是犬羊贱种,豺虎心肠,又把那无中生有的事情,附会上去,好象清朝的皇帝,无一非昏淫暴虐,清朝的臣子,无一非卑鄙龌龊,这也未免言过其实呢。”
⑦ 秦牧 《花城·英雄交响曲》:“在他们身上留下的伤残的标记,永远在控诉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和帝国主义者的暴虐。” - 指兇狠残酷的人。
《旧唐书·李密传》:“以足下之雄才大略,士马精勇,席捲二京,诛灭暴虐,则隋氏之不足亡也。” - 犹肆虐,残害。
①《书·牧誓》:“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 孔颖达 疏:“暴虐谓杀害。”。
②《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③《淮南子·本经训》:“有不行王道者,暴虐万民,争地侵壤,乱政犯禁……乃举兵而伐之。”
④《秦并六国平话》卷上:“秦为无道,暴虐百姓。”
⑤汉 刘向《列女传·卫姑定姜》:“后献公暴虐慢侮定姜,卒见逐走。”
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谁知他把一个祖父看得同赘瘤一般,只是碍着邻里,不敢公然暴虐。”
其它含义
当代·殷谦《殷谦杂文全集》:“李安和李玉怀着近乎诅咒的恶意来嘲弄一切,而对美好、真实、善良的物事和人情反应冷淡,与其相反是,他们却乐此不疲地大加渲染阴暗、病态、丑恶、暴虐等这些非常消极的现象,在他们的电影作品中,没有对于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和怜悯,也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观、哲学,更无令人感动、欣悦的庄严与伟大,我们根本就看不到善良、美好和真实的东西。”(殷谦·《殷谦杂文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