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伐清(灰熊猫着历史军事类小说)
《伐清》是网路作家灰熊猫继《窃明》、《虎狼》之后的第三本历史军事类(穿越)小说,现已完结。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奔放豪迈的笔触,向读者再现一个被史学界刻意埋没、民众印象模糊的南明末年画面。
这本小说,灰熊猫求变创新,一改以往严肃悲愤的文学风格,尝试用幽默欢快的笔调来讲述主角穿越之后的传奇故事。
主角一系列传奇故事,在不少读者眼中,是开了金手指金大腿,主角光环过于强大,然而这些荒诞不羁的故事情节都有着历史原型。
后期科技树的发展一度引发文理科读者论战,是否可以绕过蒸汽机而发展电力系统,至今仍是一个谜。
该书无女主,甚至连女性角色都很少描写,在众多读者的的强烈要求和龙套报名之后,才勉强出现有名有姓的女性角色。
作者写了260万字后,觉得已经表达了大部分他想表达的东西,没有什幺遗憾了,并且因为一年多的不断更,导致疲惫,甚至有一种挣扎前行的感觉,再三考虑之后决定仓促结尾。可谓“伐清清未灭,小说已完结”。
基本介绍
- 书名:伐清
- 又名:上游
- 作者:灰熊猫
- 类别:穿越明末
- 首发网站:纵横中文网###
- 首发日期:2012年11月01日
- 完本日期:2014年01月22日
- 授权状态:前68万字免费,纵横A级签约
- 总字数:2663795
小说导读
永曆十二年底,南明最后一个朝廷的最后时刻,满清席捲天下之势似乎已经不可阻挡。
李定国,永曆政权的最后保卫者,忧死异乡;郑成功,汉家衣冠的最后坚持者,远走海外。
天下皆降闯不降,即使只有几十个人时也会拒绝满清的最后一次劝降……万里江山尽墨,海内群豪全灭,再不是充满希望的战争,只剩余绝望的殊死抵抗。
强大的敌人,孤身一人的穿越者何去何从?即便能洞悉历史又有何益?是漂泊出洋另图再起,是背靠大海做殊死一博?汹涌而来的百万敌军如怒海狂潮、无边无际,手中的一只孤剑又该如何抵挡?
作品简介
地球上,存在着平行宇宙,他们的科技比我们现时科技先进太多。他们的重庆宇宙观测站关闭时产生意外,主角邓名,一个在本位面信息爆炸时代长大的美术学院油画系大学生,被传送到平行宇宙,时间穿越到了南明永曆12年(清顺治15年、公元1658年)。
旧封面

被夔东十三家之一的将领袁宗第误认为是大明宗室,由此开始了一系列传奇故事:二十骑奔袭昆明,火烧昆明,经营四川,转战长江,灭八旗禁旅,杀福临,居然还能在敌军的通邓要饷与明哲保身的双重规则下,与满清辖下的各地封疆大吏做生意,然后发兵缅甸图谋救危难之中的永曆,…………
书中主角的传奇故事,你可以看到各种不可思议甚至被认为是荒诞历史事件的影子:朱棣取代建文帝时的军事战史,野猪皮家族的发家史,满清与关宁军的走私野史,南明抗清时期各大军阀内讧出卖同袍战友史、满清末期东南互保历史等等。
另外,该书对那些,在南明朝廷民族危难时期,投靠异族的文人士子、卖国求荣的将领官员、自私自利的缙绅地主阶层的滑稽嘴脸和荒谬行径,进行了各种形象的刻画。
主角邓名被传送到平行时空,与南明诸军阀存异求同一起发家致富,更是採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孕育治下民众懵懂的民本思想,无形中推动经济改造社会,引导社会制度改革。
书名缘由
灰熊猫原本打算将该书起名为《上游》,纵横中文网的编辑认为这个名字不好,建议从《伐清》、《战斗在永曆末年》、《永曆十三年》、《顺治十五年》等名字中挑一个。从谏如流的灰熊猫就放弃了《上游》这个名字。灰熊猫还是挺喜欢伐清这个名字的,觉得很有灰熊猫风範,还认为读者还是要等到全书接近完本时才能猜到原书名的含义。
然而,没有等到该书完本,作者在纵横网站灰熊猫《伐清》专访里面说出了上游的含义。
灰熊猫《伐清》专访

灰熊猫认为:因为有个说法,说中国的民族性格,夏商周如同黄河的上游,清澈见底;汉唐宋如中游,大气磅礴;元明清如下游,浑浊淤塞。邓名崇尚上游时的清澈,所以叫《上游》。
人物形象
男主角:邓名出生于我们现时的地球时空,美术学院的大学生,对素描极有天赋。在2012年,因为另一个平衡的宇宙时空上,某宇宙时空观测站关闭,产生意外,将主角送到该时空的地球上,落在了重庆附近,时间往前穿越到明永曆12年(清顺治15年、公元1658年)。由于被南明各大将领和官员误认是明朝宗室后人,加上无法解释的身世,开始走上为了自己生存更是为民族尊严而奋起抗争的道路,一段波澜壮阔的新时空南明末年华夏民族自我拯救的历史画面由此徐徐展开。
女主角:无
袁宗第:原李自成部将,南明靖国公,夔东十三家之一。在小说里,因为袁宗第的误会,把邓名作为宗室对待,并由此引发其后的南明将领一起将邓名当做宗室对待。
周开荒:袁宗第亲卫队队长,在小说第一节与袁宗第一起出场,是主角首先遇到的几个将领之一。在其后带兵与邓名一起,攻打万县、郧阳、谷城、襄阳等地。
赵天霸:西营将领,锦衣卫千户,武艺高强,胆识过人,是主角首先遇到的几个将领之一。结识主角之后,与主角一起出生入死,成为主角护卫二十骑之一,是邓名的得力战将。
文安之:天启年间庶吉士,天子门生。南明永曆朝四川督师,加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书,总督川、湖诸处军务。因为邓名的到来,他的命运出现了变化,不再是死于1659年。
刘体纯: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李自成部将。南明永曆赐封其为皖国公,夔东十三家之一。在得到邓名传授的爆破术之后,成为一名专业级爆破将领,带军所到之处,敌军城墙颤抖。
李星汉:万县守将谭文部将,左营千总。在谭文死后,被邓名无意所救,后与邓名一起经历各种行军打仗之事,成为邓名的护卫二十骑中的一员。并且对自己是一名真正嫡系的明军军官身份倍感自豪。
熊兰:因为小妾所生,得不到上司的赏识,成为投机分子。出卖过明军,也出卖过清军,面对危险情况首先想到的是保存自己,做人无节操,有奶便是娘,数次临阵倒戈。能认清自己的形势,紧紧地抱住邓名的金大腿,得以官运亨通。
狄三喜:庆阳王冯双礼部将,在明军再无力招架清军进攻时,建议建昌投降,后来被邓名打乱计画、打掉了四颗牙、吃了大亏,并在此后开始追随邓名,是一名很有阿Q精神的将领。
贺珍:原明朝的官员,曾投降李自成、又投降过满清,最后举义旗起兵反抗满清,接受南明永曆政权的封赐,封岐侯,夔东十三家之一。在小说里,是一个为了军队发展而苦苦支撑的抗清将领,对钱财极为敏感,直到遇见邓名,情况才有所好转。
李来亨: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李自成侄子李过的义子。在李自成身亡之后,联明抗清,被南明永曆封为临国公,夔东十三家之一。书中,李来亨在邓名与张长庚的暗中交易中获利极丰,随后在邓明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视野日渐开阔、眼光越来越犀利、奇谋迭出,成为大明中兴的柱石之一。
郑成功: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南明政权政治斗争以及抗清战争中,只忠于隆武政权,对投靠南明的闯军、大西军不具好感,甚至与张煌言也是面和心不和。小说中,作者用了好几节对郑成功以及郑成功南京战役的描述。当文安之写信告诉郑成功,邓名可能是小唐王之后,开始设法寻找并效忠邓名。
张煌言:南明儒将、诗人。字玄着,号苍水,崇祯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13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20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20年。小说中,张煌言依然如历史上的轨迹,支持和效忠鲁王。在鲁王公开支持邓名后,张煌言也接着支持邓名。
刘晋戈:伐清小说中,刘体纯之子,身强力壮,邓名护卫二十骑之一。被邓名委任都府提刑官,管理成都,后改任成都知府。
袁象:伐清小说中,袁宗第的侄子,邓名护卫二十骑之一。被邓名委任四川行都司(建昌)提刑官,后调回成都任都府提刑官。
任堂:江西人士,原张煌言部将,一个比较有儒将风範的将领,被人戏称任孔明。郑成功兵败南京时被满清官兵所俘,后邓名在前往南京的路上巧遇并救出。
周培公:名昌,字培公。电视剧中被美化,在伐清小说中被还原出原形的人物,是一个一心想上位和出人头地没有什幺节操但颇有才华与才干的文人士子。
穆谭:原郑成功亲卫。郑成功在得到文安之有关小唐王的讯息后,派遣穆谭到奉节以便保护邓名前来汇合。后与邓名东征西战,成为邓名的护卫二十骑之一。在重庆诈败之战,被邓名指派为与绿营合作“收受贿赂”的官员。
作者简介
灰熊猫,真名谢栩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专职网路小说作家。
擅长写历史军事题材方面的小说。
其他作品
1.《窃明》
2007年5月在起点中文网连载,成为2008年网上疯传的10大奇书。荣获搜狐“读本好书”2008年度评选十佳图书(非文学类)、荣获2009年“网路文学十年盘点”的十佳优秀作品。
2.《虎狼》
2010年5月在纵横中文网连载,是为《窃明》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因该小说的主题定位和写作构思方式的转变,使其极具争议性。支持者与反对者至今仍然在为《虎狼》而争吵。
3.《朱棣的权谋》
2013年01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实体书。
作品鉴赏
1、既然被世人骂得这样惨,洪承畴就下定决心要帮着满清建立万世不拔之基业。如果中国人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被鞑子统治,如果全中国的人到最后都是鞑子的奴才——那幺你们又能比我强到哪里去? (第一章 第五十节 怀疑)
伐清油画风格的

2、邓名回想他们刚开始的条件时,只感到又好气又好笑:手里这样一把烂牌,居然也敢抢地主!(第三章 第三节 说服)
3、邓名轻叹了口气,幸好郎廷佐的目的只是为顺治守住东南,如果他的志向是解放全人类,那他这种人一定能心安理得地犯下所有反x人类的罪行。(第三章 第八节 纷乱)
4、邓名盯着贺珍看了两眼,他觉得即便是一条狗,被同一支棍子打了两次后也该认得那根棍子了,如果李世勛再中计的话,那他还是灵长类吗?(第二章 第二十九节 计谋 )
5、我的大业是不能用银子收买的。(第二章 第四十三节 鹰派)
6、有时我们想在墙壁上开一个窗户,但满屋子的人都反对,这个窗户就开不成;但若我们一开始就说要把房顶挑了透气,就会有很多人说:‘你们别挑屋顶了,开个窗户吧。’(第二章 第四十四节 中介)
7、郑成功:“因此,我和父亲、弟弟们分手,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窗、士子一起,带着我们的几十个僕人、马夫,举起义旗与鞑虏作战。当时我想得很简单,若是战死沙场,我就是用我的血为子孙们洗刷了我父亲留给他们的耻辱,他们也就可以昂首挺胸地回到家乡,无愧于祖宗传给他们的姓氏;所幸天不绝皇明,将士用命,我十年来大小七十余战,屡挫强虏。我知道,后世史书上会说,郑芝龙出卖了一个天子、出卖了一省父老,但他有一个儿子,为大明天子夺回了两京、夺回了天下,把四海之内的百姓都从鞑虏的铁蹄下拯救出来;我不仅可以为我的子孙洗清我父亲的过错,也可以为我的弟弟,为我的整个家族洗清耻辱。”(第四章 第五节 隔阂)
8、为什幺是山东?”“因为我听那些山东人说过——就是投奔你们舟山的山东人说的,山东的姑娘长的十分高大,饭量能是浙江姑娘的两倍,吃苦耐劳、能生能养……吃饭多、能干活、善于生龙凤胎,这是多好的姑娘啊,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第六章 第二节 软硬<下>)
9、“既然不想和我们打,为什幺不买债券?”“只要你们一年里老老实实的,这些钱我们会还,还会给你们分红。这幺好的东西你们不抢着买幺?凭什幺不买?给我一个不买的理由!快掏银子!”(第六章 第五十六节 推销<下>)
10.作为算学课本的翻译者,邓名用这个名义主持了公立国小的开幕仪式,面对台下坐得满满的男女学生,邓名问道:“你们为什幺要学习?”“因为你们有才能,”邓名马上自行回答了这个问题:“你们中有的人有农业的才能,会培育出高产的作物;有的人有工业的才能,能设计製造出精巧的机器;有的人有文学的才能,能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有的人有绘画的才能,可以描绘壮丽的山河;有的人有观察的才能,会发现星辰运行的轨迹……如果没有机会学习,你们的才能就会被埋没,太阳日复一日的起落,但我们的生活没有丝毫的改变。只有你们的才能施展出来,才能改变我们的国家,让我们永远不受到野蛮人的威胁,让我们的子孙享受到他们祖先无法想像的生活;因此你们要学习,当你们找到了你们的才能时,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有了光辉的未来。”(第五章 一身转战千里路 第三十二节 才能(下))
荣誉历程
2012年11月01日 本书在纵横中文网上开始连载
2012年11月19日 获得纵横历史军事类新书强推榜首位,并在后面有三期高居该榜榜首
本书相关,小说基本数据信息,数据截止于2014年01月01日13时00分
首发状态:纵横中文网首发 | 作品性质:VIP作品 | 作品大类:历史穿越 |
总点击:3837640 | 本月点击:2540 | 本周点击:19214 |
总红票:551404 | 本月红票:530 | 本周红票:3004 |
总黑票:8463 | 本月黑票:17 | 本周黑票:72 |
月票
2013年03月 伐清以209票获得纵横月票榜第九名 | 2013年04月 伐清以179票获得纵横月票榜第十名 |
2013年05月 伐清以205票获得纵横月票榜第八名 | 2013年06月 伐清以176票获得纵横月票榜第九名 |
2013年07月 伐清以169票获得纵横月票榜第八名 | 2013年08月 伐清以1645票获得纵横月票榜第十一名 |
2013年09月 伐清以642票获得纵横月票榜第十四名 | 2013年10月 伐清以488票获得纵横月票榜第二十八名 |
2013年11月 伐清以328票获得纵横月票榜第二十名 | 2013年12月 伐清以349票获得纵横月票榜第十一名 |
其他
⑴ 2013年02月24日止 在2013年新春“红包送作者,深情过大年”活动中,《伐清》获得红包数:蛇年心意小红包38个、蛇年富贵大红包15个、蛇年封神大红包1个。
⑵ 2013年05月份,纵横举行拼字大赛,《伐清》获得纵横提名和读者投票,成为参与拼字初赛八强的16本小说之一,与沙漠的《国色生枭》组合,队名铁血双骄,可惜止步八强。
⑶ 最大单节更新字数:第四章 第三十节 赛跑,更新了23378字。为了回报读者支持,在拼字大赛,作者通宵达旦连续码字11个小时。
经典战役
伐清战役图解之钟祥巷战
详细文字描述请细读 第二章 春风又绿江南岸 第十六节 瓮中全文以及上一节和下一节。
作者:ych405 ,此人是窃明词条的创建者
1、城外地形钟祥古城位于江汉平原北部的汉水之滨,明初再行改建扩充为安陆州城。明嘉靖时将城墙增修加固,到了清代,又多次补修。城有五门:寅宾门(俗称大东门)、文昌门(俗称小东门)、阳春门(俗称南门)、石城门(俗称西门)、拱辰门(俗称北门)。城墙周长3.65公里,高8.3米。2、大战之前3、城破
4、齐升三盏灯三盏灯!一盏是城楼两侧的城墙上发生激战,两盏是城门的门洞前已经发生激战,三盏则是城破在即7!这是最紧急、最绝望的告急旗号。总兵就把副将喊来,分给他五百士兵去城北增援缺口。知府则带兵赶去西城楼——那里升起的三盏灯笼影响太坏了,知府要赶去把灯笼取下来,把负责的军官军法从事。刘体纯全速向北去增援贺珍。他还命令一个部将带着一队士兵去夺取钟楼。武昌军主力跟着总兵的旗鼓,步履整齐地踏上府衙直通南城楼的大道,两千绿营甲士沉重的脚步把大地踩得都微微发颤。 乍一看到那面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两丈高总兵旗,走在最前的十几个明军顿时也是目瞪口呆。
齐升三盏灯

5、邓名堵住城墙缺口邓名一边发出感慨,一边带着卫士们慢悠悠地来到城南的豁口前。在邓名看到这些明军开始转身逃跑的同时,他也看到那些从城南大道上转出来的大队清兵,去城北的副将根本没有想到明军已经进城了,和郝摇旗的前锋撞了个满怀。副将拚死杀出一条血路,带着剩下的近三百人向着知府衙门且战且退。汉阳总兵没有动用亲兵营,而是派一队绿冇营向豁口发起首轮进攻。邓名和卫士们继续向南城楼张望,看到那里的清军调整了一番阵形,很快有一队数百人的人马向他们这个方向移动过来。
邓名堵住城墙缺口

大事记
1.西元2012年,因异时空空间观测站关闭导致时空产生互吸效应,邓名在被传送到新时空,空降到到南明永曆12年(西元1658年)十一月底,落脚点在重庆,长江江边。
2.明永曆12年(西元1658年)十二月初二 遇到袁宗第、周开荒、赵天霸等人,被袁宗第误认作明朝宗室烈皇之后的朱三太子。
3.明永曆12年(西元1658年)十二月十四晚 万县守将谭诣叛变诛杀谭文,导致攻打重庆的计画失败。
4.明永曆12年(西元1658年)十二月十五 袁宗第带本部和部分谭文部的士兵撤退。邓名央求一不知名的水营千总搭救溃兵时,无意间救起李星汉。其后,该不知名的水营千总用自己的勇气和性命,阻止了叛军和清兵的追击,为邓名等人的逃脱赢得了时间。
建昌地图(作者leepaul009)

5.明永曆12年(西元1658年)十二月十六 李星汉带领谭文溃兵队伍与邓名会合。在随后的几天里,以韩世子身份引诱谭宏掉进圈套和埋伏,带领重新整合的溃兵战胜追兵,并活捉谭宏。
6.明永曆12年(西元1658年)十二月二十 轻易地收复万县,接受熊兰等无耻小人的投降。接着下来的几天,再次以韩世子的名义,活用朱棣的军事案例,引诱敌军,以两千四兵力大败叛将谭诣的五千清兵。
7.明永曆12年(西元1658年)十二月底至次年初 邓名带领诸将领在万县过年,在无聊时画画。因为画的是大明皇城等有关图画,让众人更加坚信邓名是宗室之后,为以后全书的情节演进埋下伏笔。
8.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三月 邓名一行二十人,从奉节出发,过成都,大闹建昌。然后以二十人偷袭并歼灭吴三桂八百人的招降部队。
9.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三月四月 邓名一行二十人,由建昌往昆明的道路上,尽毁吴三桂的运粮驿道的各处驿站和烽火台。借吴三桂、赵良栋人的酒意,製造混乱,炸掉昆明武器炸药库以及粮草库,火烧昆明城,大汉奸洪承畴被活活烧死。
10.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五月 五月初五,邓名一行20人,从奉节出发前往袁宗弟所在地大昌。后,刘体纯、贺珍带兵汇合,合计一万一千余人,出兵北上。五月二十三日,抵达郧阳县城下。邓名的火药密封爆破术,变成了棺材密封火药穴攻术(这是一个重大的科技进步)。刘体纯习得此术之后,专心专研与改进,成为一名专业级爆破将领。五月二十五日,郧阳城破。
大军北上(作者leepaul009)

11.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六月初 邓名率领各路大军至谷城下,轻鬆夺城。夺得谷城之后的三天,邓名大军再次轻鬆占据襄阳。取三城后,袁宗弟、刘体纯、贺珍、郝摇旗四人的军队装备获得极大提升,也缴获了一大批军粮钱银物资。
12.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六月上旬 夺得襄阳城后,邓名发布讨伐榜文,自称奉四川督师文安之之命,任提督长江军务总兵官,统帅大军五十七万出夔东,征讨江南。(实际上包括辅兵、降军在内才三万多人)
13.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六月中旬 邓名的爆破大队再次大显神威,攻陷宜城。面对邓名的神速推进,满清湖广总督胡全才下乱命使钟祥满清军队自困于城中,邓名带着十九护卫及溃兵挡住了满清汉阳总兵的突围,成功占领钟祥,获得大批钱银及物资。
14.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六月中旬 邓名释不能拉入己方的俘虏,并发下路费。此举让胡全才深感疑惑,加上周培公在背后的煽风点火,终使得胡全才疑神疑鬼地把局势搞糊,错失机会。与此同时,夔东四将用分得的银子为手下兵将购买老婆。
15.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六月下旬 武昌内部缙绅与胡全才面和心不和,暗送军情给邓名,邓名再次上演快速突袭敌军将领一幕,击败满清湖广总督前锋李世勛的一万大军,缴获大量物资。并且再次释放俘虏。
16.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六月下旬 胡全才的错误决定引起小小的兵变,被部下所杀,张长庚替代胡全才坐上湖广临时总督的位置。
17.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七月初郑成功与张煌言合兵二十多万大军,从浙江舟山出发,兵锋直指金陵。并在打到南京前,取得镇江大捷。江南形势骤然紧张起来,使得清主福临考虑準备亲征江南。
18.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七月中旬 李来亨带着亲卫来到钟祥与邓名汇合,参与了张长庚与邓名的秘密谈判,邓名成功敲诈600万两赎城费。邓名允许其用粮草武器等物资兑现。
19.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七月下旬 邓名带着亲卫出发,前去南京準备与郑成功会面。路上袭杀清军送信官兵,并伪装成清兵。
20.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八月初 郑成功大军因带着大量家属随行,防备鬆懈。被管效忠、梁化凤等人带兵袭营而引起混乱。余新、甘辉等大将被清军活捉。郑成功在南京一役功败垂成,饮恨长江边。
21.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八月中旬 邓名以清兵的身份作为掩护,在铜陵的野外路上巧遇任堂等被满清俘虏的浙军,并将其救出反杀清兵。随后,邓名收拢了数千散落于铜陵附近浙军溃兵。并派遣赵天霸等人返回寻找李来亨部队。
22.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八月下旬 李来亨带着精锐部队冒充清军,并攻陷安庆,随后离开。邓名带领的收拢的浙军在应天府调头往西行军,随后夜袭大胜关的扬州清兵绿营。
23.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九月初 奇蹟再次出现,偷袭南京城外的绿营行动中,四千浙军不但大败三万绿营,还意外擒获两江总督郎廷佐。可怜的赵天霸,眼看到手的功劳被李天元夺走,欲哭无泪。
24.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九月中旬 李来亨部队赶到南京与浙军汇合,邓名设计全歼满清江西南京的水师。得知邓名的驻扎地后,张煌言与郑成功先后赶来与邓名会面。
25.明永曆13年(西元1659年)九月 邓名利用囚徒困境的原理,分化及敲击面和心不和的郎廷佐、蒋国柱、梁化凤、管效忠四人,并用满清旗人换回了余新、甘辉等郑成功部将,还赚了100万两。
26.…………
作品目录
第一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
- 序
- 第一节 失忆
- 第二节 默契
- 第三节 援军
- 第四节 生变
- 第五节 退兵
- 第六节 勇士
- 第七节 穷途
- 第八节 矛盾
- 第九节 买路
- 第十节 追逐
- 第十一节 拦截
- 第十二节 混乱
- 第十三节 困兽
- 第十四节 初捷
- 第十五节 军心
- 第十六节 家学
- 第十七节 挖坑
- 第十八节 链条
- 第十九节 军功
- 第二十节 万县
- 第二十一节 追兵
- 第二十二节 谎言
- 第二十三节 临阵
- 第二十四节 宣传
- 第二十五节 弃军
- 第二十六节 反覆
- 第二十七节 饮血
- 第二十八节 人心
- 第二十九节 机密
- 第三十节 新年
- 第三十一节 名将
- 第三十二节 奉节
- 第三十三节 唐王
- 第三十四节 动摇
- 第三十五节 表态
- 第三十六节 否决
- 第三十七节 回返
- 第三十八节 奔波
- 第三十九节 都府
- 第四十节 拥立
- 第四十一节 难民
- 第四十二节 剃髮
- 第四十三节 挫折
- 第四十四节 失蹤
- 第四十五节 南下
- 第四十六节 扫蕩
- 第四十七节 自救
- 第四十八节 打赌
- 第四十九节 昆明
- 第五十节 怀疑
- 第五十一节 晚宴
- 第五十二节 纵火
- 第五十三节 烈焰
- 第五十四节 授权
- 第五十五节 混战
- 第五十六节 离去
- 第五十七节 信件
- 第五十八节 战书
- 第五十九节 撤军
- 第六十节 约法
第二章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第一节 交换
- 第二节 赏罚
- 第三节 君臣
- 第四节 暗示
- 第五节 密信
- 第六节 疑惑
- 第七节 北上
- 第八节 进军
- 第九节 穴攻
- 第十节 爆破
- 第十一节 实验
- 第十二节 专家
- 第十三节 提督
- 第十四节 应对
- 第十五节 攻防
- 第十六节 瓮中
- 第十七节 坚壁
- 第十八节 激战
- 第十九节 一骑
- 第二十节 困兽
- 第二十一节 受降
- 第二十二节 殿下
- 第二十三节 江防
- 第二十四节 洞悉
- 第二十五节 印象
- 第二十六节 布防
- 第二十七节 反攻
- 第二十八节 借刀
- 第二十九节 计谋
- 第三十节 三投
- 第三十一节 侧击
- 第三十二节 突围
- 第三十三节 固执
- 第三十四节 攻势
- 第三十五节 进军
- 第三十六节 备战
- 第三十七节 刺客
- 第三十八节 包抄
- 第三十九节 大捷
- 第四十节 打赌
- 第四十一节 献计
- 第四十二节 说客
- 第四十三节 鹰派
- 第四十四节 中介
- 第四十五节 合作
- 第四十六节 计画
- 第四十七节 矛盾
- 第四十八节 失误
- 第四十九节 败像
- 第五十节 挫折
- 第五十一节 救援
- 第五十二节 壮士
- 第五十三节 擒贼
- 第五十四节 险境
- 第五十五节 死地
- 第五十六节 突击
- 第五十七节 轻取
- 第五十八节 处罚
- 第五十九节 细作
- 第六十节 烽火
第三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
- 第一节 秘旨
- 第二节 竞争
- 第三节 说服
- 第四节 平衡
- 第五节 润滑
- 第六节 战俘
- 第七节 交易
- 第八节 纷乱
- 第九节 海权
- 第十节 麻将
- 第十一节 事变
- 第十二节 军旗
- 第十三节 债务
- 第十四节 算账
- 第十五节 朋友
- 第十六节 示威
- 第十七节 隐姓
- 第十八节 拒绝
- 第十九节 防区
- 第二十节 廷议
- 第二十一节 根基
- 第二十二节 反正
- 第二十三节 援助
- 第二十四节 川西
- 第二十五节 蒙蔽
- 第二十六节 告状
- 第二十七节 得兼
- 第二十八节 欠条
- 第二十九节 功名
- 第三十节 剑阁
- 第三十一节 战备
- 第三十二节 意外
- 第三十三节 搜寻
- 第三十四节 经济
- 第三十五节 面谈
- 第三十六节 修路
- 第三十七节 重庆
- 第三十八节 隔江
- 第三十九节 良机
- 第四十节 困境
- 第四十一节 占卜
- 第四十二节 送行
- 第四十三节 徵兵
- 第四十四节 退意
- 第四十五节 移民
- 第四十六节 接触
- 第四十七节 约战
- 第四十八节 潜逃
- 第四十九节 训练
- 第五十节 追击(上)
- 第五十节 追击(中)
- 第五十节 追击(下)
- 第五十一节 诈败
- 第五十二节 反击
- 第五十三节 冲锋
- 第五十四节 迂迴
- 第五十五章 山崩
- 第五十六节 推测
- 第五十七节 疲兵
- 第五十八节 狙击
- 第五十九节 安抚
- 第六十节 战俘
第四章 窗含西岭千秋雪
- 第一节 代售
- 第二节 VIP
- 第三节 裁军
- 第四节 栋樑
- 第五节 隔阂
- 第六节 鲁王
- 第七节 出口
- 第八节 信用
- 第九节 失言
- 第十节 默契
- 第十一节 优待
- 第十二节 徵税
- 第十三节 攻守
- 第十四节 肉票
- 第十五节 双赢
- 第十六节 盐业
- 第十七节 调查
- 第十八节 对手
- 第十九节 帝国
- 第二十节 合伙
- 第二十一节 闯关
- 第二十二节 尖兵
- 第二十三节 瓷器
- 第二十四节 掠夺
- 第二十五节 捷报
- 第二十六节 观感
- 第二十七节 憧憬
- 第二十八节 战报
- 第二十九节 道破
- 第三十节 赛跑
- 第三十一节 胥吏
- 第三十二节 吐哺
- 第三十三节 通牒
- 第三十四节 诈降
- 第三十五节 捆绑
- 第三十六节 施琅
- 第三十七节 立碑
- 第三十八节 迎敌
- 第三十九节 哨探
- 第四十节 登入
- 第四十一节 阻击
- 第四十二节 反击
- 第四十三节 轻取
- 第四十四节 先行
- 第四十五节 处置
- 第四十六节 合营
- 第四十七节 奖励
- 第四十八节 贺礼
- 第四十九节 坦承
- 第五十节 金砖
- 第五十一节 紧俏
- 第五十二节 私心
- 第五十三节 兑换
- 第五十四节 官衔
- 第五十五节 敌意
- 第五十六节 蛊惑
- 第五十七节 强弱
- 第五十八节 遗孤
- 第五十九节 助剿
- 第六十节 管辖
第五章 一身转战千里路
- 第一节 转运
- 第二节 抵x制
- 第三节 上风
- 第四节 国民(上)
- 第四节 国民(下)
- 第五节 协作(上)
- 第五节 协作(下)
- 第六节 亲征(上)
- 第六节 亲征(下)
- 第七节 变脸(上)
- 第七节 变脸(下)
- 第八节 震怒(上)
- 第八节 震怒(下)
- 第九节 送神(上)
- 第九节 送神(下)
- 第十节 锁喉(上)
- 第十节 锁喉(下)
- 第十一节 劫营(上)
- 第十一节 劫营(下)
- 第十二节 围困(上)
- 第十二节 围困(下)
- 第十三节 天明(上)
- 第十三节 天明(下)
- 第十四节 强攻(上)
- 第十四节 强攻(下)
- 第十五节 出降(上)
- 第十五节 出降(下)
- 第十六节 冲击(上)
- 第十七节 冲击(下)
- 第十八节 恐怖(上)
- 第十八节 恐怖(下)
- 第十九节 忠心(上)
- 第十九节 忠心(下)
- 第二十节 康熙(上)
- 第二十节 康熙(下)
- 第二十一节 风起(上)
- 第二十二节 风起(下)
- 第二十三节 波澜(上)
- 第二十三节 波澜(下)
- 第二十四节 怒潮(上)
- 第二十四节 怒潮(下)
- 第二十五节 骇浪(上)
- 第二十五节 骇浪(下)
- 第二十六节 生意(上)
- 第二十六节 生意(下)
- 第二十七节 派系(上)
- 第二十七节 派系(下)
- 第二十八节 算计(上)
- 第二十八节 算计(下)
- 第二十九节 统一(上)
- 第二十九节 统一(下)
- 第三十一节 大敌(上)
- 第三十节 大敌(下)
- 第三十二节 血战(上)
- 第三十一节 血战(下)
- 第三十节 威压(上)
- 第三十节 威压(下)
- 第三十一节 裁军(上)
- 第三十一节 裁军(下)
- 第三十二节 才能(上)
- 第三十二节 才能(下)
- 第三十三节 问策(上)
- 第三十三节 问策(下)
- 第三十四节 晋王(上)
- 第三十四节 晋王(下)
- 第三十五节 会面(上)
- 第三十五节 会面(下)
- 第三十六节 宿命(上)
- 第三十六节 宿命(下)
- 第三十七节 等待(上)
- 第三十七节 等待(下)
- 第三十八节 牵制(上)
- 第三十八节 牵制(下)
- 第三十九节 王佐(上)
- 第三十九节 王佐(下)
- 第四十节 入寇(上)
- 第四十节 入寇(下)
- 第四十一节 遭遇(上)
- 第四十一节 遭遇(下)
- 第四十二节 艰苦(上)
- 第四十二节 艰苦(下)
- 第四十三节 续战(上)
- 第四十三节 续战(下)
- 第四十四节 夹击(上)
- 第四十四节 夹击(下)
- 第四十五节 突破(上)
- 第四十五节 突破(下)
- 第四十五节 队友(上)
- 第四十五节 队友(下)
- 第四十六节 脱逃(上)
- 第四十六节 脱逃(下)
- 第四十七节 情报(上)
- 第四十七节 情报(下)
- 第四十八节 专利(上)
- 第四十八节 专利(下)
- 第四十九节 副手(上)
- 第四十九节 副手(下)
- 第五十节 误判(上)
- 第五十节 误判(下)
- 第五十一节 求战(上)
- 第五十一节 求战(下)
- 第五十二节 登入(上)
- 第五十二节 登入(下)
- 第五十三节 齐射(上)
- 第五十三节 齐射(下)
- 第五十四节 议和(上)
- 第五十四节 议和(下)
- 第五十五节 俘虏(上)
- 第五十五节 俘虏(下)
- 第五十六节 待遇(上)
- 第五十六节 待遇(下)
- 第五十七节 分赃(上)
- 第五十七节 分赃(下)
- 第五十八节 断后(上)
- 第五十八节 断后(下)
- 第五十九节 议款(上)
- 第五十九节 议款(下)
- 第六十节 算盘(上)
- 第六十节 算盘(下)
第六章 忽闻岸上踏歌声
- 第一节 误会(上)
- 第一节 误会(下)
- 第二节 软硬(上)
- 第二节 软硬(下)
- 第三节 压力(上)
- 第三节 压力(下)
- 第四节 一致(上)
- 第四节 一致(下)
- 第五节 重整(上)
- 第五节 重整(下)
- 第六节 密议(上)
- 第六节 密议(下)
- 第七节 仲裁(上)
- 第七节 仲裁(下)
- 第八节 战备(上)
- 第八节 战备(下)
- 第九节 授权(上)
- 第九节 授权(下)
- 第十节 决议(上)
- 第十节 决议(下)
- 第十一节 攻势(上)
- 第十一节 攻势(下)
- 第十二节 强渡(上)
- 第十二节 强渡(下)
- 第十三节 勇气(上)
- 第十三节 勇气(下)
- 第十四节 弹尽(上)
- 第十四节 弹尽(下)
- 第十五节 战象(上)
- 第十五节 战象(下)
- 第十六节 龙骑(上)
- 第十六节 龙骑(下)
- 第十七节 政策(上)
- 第十七节 政策(下)
- 第十八节 诏书(上)
- 第十八节 诏书 (下)
- 第十九节 跋扈(上)
- 第十九节 跋扈(下)
- 第二十节 伪诏(上)
- 第二十节 伪诏(下)
- 第二十一节 烟雾(上)
- 第二十一节 烟雾(下)
- 第二十二节 退让(上)
- 第二十二节 退让(下)
- 第二十三节 代理(上)
- 第二十三节 代理(下)
- 第二十四节 内忧(上)
- 第二十四节 内忧(下)
- 第二十五节 投奔(上)
- 第二十五节 投奔(中)
- 第二十五节 投奔(下)
- 第二十六节 兄弟(上)
- 第二十六节 兄弟(中)
- 第二十六节 兄弟(下)
- 第二十七节 围攻(上)
- 第二十七节 围攻(中)
- 第二十七节 围攻(下)
- 第二十八节 城前(上)
- 第二十八节 城前(下)
- 第二十九节 搏斗(上)
- 第二十九节 搏斗(下)
- 第三十节 变化(上)
- 第三十节 变化(下)
- 第三十一节 佯攻(上)
- 第三十一节 佯攻(下)
- 第三十二节 争夺(上)
- 第三十二节 争夺(下)
- 第三十三节 孤注(上)
- 第三十三节 孤注(下)
- 第三十四节 问候(上)
- 第三十四节 问候(下)
- 第三十五节 请客(上)
- 第三十五节 请客(下)
- 第三十六节 分摊(上)
- 第三十六节 分摊(下)
- 第三十七节 报告(上)
- 第三十七节 报告(下)
- 第三十八节 买卖(上)
- 第三十八节 买卖(下)
- 第三十九节 嚮导(上)
- 第三十九节 嚮导(下)
- 第四十节 印象(上)
- 第四十节 印象(下)
- 第四十一节 争夺(上)
- 第四十一节 争夺(下)
- 第四十二节 升级(上)
- 第四十二节 升级(下)
- 第四十三节 风向(上)
- 第四十三节 风向(下)
- 第四十四节 游骑(上)
- 第四十四节 游骑(下)
- 第四十五节 鍊金(上)
- 第四十五节 鍊金(下)
- 第四十六节 战备(上)
- 第四十六节 战备(下)
- 第四十七节 证据(上)
- 第四十七节 证据(中)
- 第四十七节 证据(下)
- 第四十八节 融洽(上)
- 第四十八节 融洽(下)
- 第四十九节 扩张(上)
- 第四十九节 扩张(下)
- 第五十节 债券(上)
- 第五十节 债券(下)
- 第五十一节 梦想(上)
- 第五十一节 梦想(中)
- 第五十一节 梦想 (下)
- 第五十二节 往事(上)
- 第五十二节 往事(下)
- 第五十三节 惨痛(上)
- 第五十三节 惨痛(下)
- 第五十四节 权变(上)
- 第五十四节 权变(下)
- 第五十五节 压力(上)
- 第五十五节 压力(下)
- 第五十六节 推销(上)
- 第五十六节 推销(下)
- 第五十七节 观感(上)
- 第五十七节 观感(下)
- 第五十八节 同盟(上)
- 第五十八节 同盟(下)
- 第五十九节 黄雀(上)
- 第五十九节 黄雀(下)
- 第六十节 人心(上)
- 第六十节 人心(下)
第七章 还君明珠双泪垂
- 第一节 精明(上)
- 第一节 精明(下)
- 第二节 目标(上)
- 第二节 目标(下)
- 第三节 信号(上)
- 第三节 信号(下)
- 第四节 推荐(上)
- 第四节 推荐(下)
- 第五节 放弃(上)
- 第五节 放弃(下)
- 第六节 事变(上)
- 第六节 事变(下)
- 第七节 演变(上)
- 第七节 演变(下)
- 第八节 升级(上)
- 第八节 升级(下)
- 第九节 问话(上)
- 第九节 问话(下)
- 第十节 负责(上)
- 第十节 负责(下)
- 第十一节 两全(上)
- 第十一节 两全(下)
- 第十二节 调整(上)
- 第十二节 调整(下)
- 第十三节 试探(上)
- 第十三节 试探(下)
- 第十四节 乱战(上)
- 第十四节 乱战(下)
- 第十五节 相识(上)
- 第十五节 相识(下)
- 第十六节 攀谈(上)
- 第十六节 攀谈(下)
- 第十七节 虚招(上)
- 第十七节 虚招(下)
- 第十八节 登入(上)
- 第十八节 登入(下)
- 第十九节 感慨(上)
- 第十九节 感慨(下)
- 第二十节 相逢
- 第二十一节 东进(上)
- 第二十一节 东进(下)
- 第二十二节 抢攻(上)
- 第二十二节 抢攻(下)
- 第二十三节 突破(上)
- 第二十三节 突破(下)
- 第二十四节 整训(上)
- 第二十四节 整训(下)
- 第二十五节 压力(上)
- 第二十五节 压力(下)
- 第二十六节 判断(上)
- 第二十六节 判断(下)
- 第二十七节 合作(上)
- 第二十七节 合作(下)
- 第二十八节 盟军(上)
- 第二十八节 盟军(下)
- 第二十九节 解围(上)
- 第二十九节 解围(下)
- 第三十节 成长(上)
- 第三十节 成长(下)
- 第三十一节 呆仗(上)
- 第三十一节 呆仗(下)
- 第三十二节 扶持
- 第三十三节 试探
- 第三十四节 糊涂(上)
- 第三十四节 糊涂(下)
- 第三十五节 巩固(上)
- 第三十五节 巩固(下)
- 第三十六节 方向(上)
- 第三十六节 方向(下)
- 第三十七节 干涉(上)
- 第三十七节 干涉(下)
- 第三十七节 军火
- 第三十八节 整顿(上)
- 第三十八节 整训(下)
- 第三十九节 冲突(上)
- 第三十九节 冲突(下)
- 第四十节 泥潭(上)
- 第四十节 泥潭(下)
- 第四十一节 失控(上)
- 第四十一节 失控(下)
- 第四十二节 中立(上)
- 第四十二节 中立(下)
- 第四十三节 靖难(上)
- 第四十四节 靖难(下)
- 第四十四节 条约(上)
- 第四十四节 条约(下)
- 第四十五节 颜面
- 第四十六节 证券(上)
- 第四十六节 证券(下)
- 第四十七节 赎买(上)
- 第四十七节 赎买(下)
- 第四十八节 提案
- 第四十九节 风气(上)
- 第四十九节 风气(下)
- 第五十节 动向(上)
- 第五十节 动向 (下)
- 第五十一节 保卫(上)
- 第五十二节 决心
- 第五十三节 霸气(上)
- 第五十四节 霸气(下)
- 第五十四节 投机(上)
- 第五十四节 投机(下)
- 第五十五节 报纸(上)
- 第五十五节 报纸(下)
- 第五十六节 宣战(上)
- 第五十六节 宣战(下)
- 第五十七节 夜战(上)
- 第五十七节 夜战(下)
- 第五十八节 接触(上)
- 第五十八节 接触(下)
- 第五十九节 魔鬼(上)
- 第五十九节 魔鬼(下)
- 第六十节 争夺(上)
- 第六十节 争夺(下)
- 第六十一节 未来
- 第六十二节 蠢动(上)
- 第六十二节 蠢动(下)
- 第六十三节 黄雀(上)
- 第六十三节 黄雀(下)
- 第六十四节 平息(上)
- 第六十四节 平息(下)
- 第六十五节 援助(上)
- 第六十五节 援助(下)
- 第六十六节 加入(上)
- 第六十六节 加入(下)
- 第六十七节 守法(上)
- 第六十七节 守法(下)
- 第六十八节 混乱(上)
- 第六十八节 混乱(下)
- 第六十九节 忠臣(上)
- 第六十九节 忠臣(下)
- 第七十节 无题
评论摘录
标题:你向何处去?(写于《伐清》烂尾之后)
原文作者:yuluoqingsha 发表于纵横伐清书评区
昨天瞄了一眼纵横书架上的更新标题,一见是“无题”,心里也就有了预感。
这种预感在熊猫从那个会议后回来,已经开始有了预兆,自从一卷的标题突破六十章,却仍然在写,这种预感就更强烈了。
今天,终于证实了,《伐清》终于不负众望地烂尾结束
结尾的时候,熊猫如下言说:
笔者按:年末就是会多,明天开始又是市作协的连续几天会议,笔者觉得总断更也不好,还是结束吧。
这本《伐清》是小三百万字,相当于笔者前两本作品的总和。坦率地讲,到去年十一月后,笔者已经非常疲惫了,有一种挣扎前行的感觉。不止一次地想结束鄙作,可都没气力去创造一段狗血剧情来收尾。明天又要去参加活动,今天终于下定决心告一段落。仔细想想,这本书已经表达了大部分我想表达的东西,没有什幺遗憾了。
这本《伐清》是小三百万字,相当于笔者前两本作品的总和。坦率地讲,到去年十一月后,笔者已经非常疲惫了,有一种挣扎前行的感觉。不止一次地想结束鄙作,可都没气力去创造一段狗血剧情来收尾。明天又要去参加活动,今天终于下定决心告一段落。仔细想想,这本书已经表达了大部分我想表达的东西,没有什幺遗憾了。
开会回来后,再和诸君多聊聊,那个时候时间就充裕了。
又按,龙套只到许朝瑜,后面的非常抱歉,实在是篇幅有限。
这可以证明并不是读者从阅读角度来“污衊”,而是作者确实选择了烂尾这种形式。
很可惜!
熊猫今天还在贴吧里开贴反驳某位书友的质疑。这位书友确实近于凭空猜测,熊猫是向作协进行了妥协。这个没有真切的证据,但我只能说,熊猫你的反驳虽然有力,只是你想过那些已经沉默的读者吗?
他们曾经因为《窃明》而围绕在你的书四周,也曾经因为《虎狼》怒不可遏,愤愤不可平静。到了《伐清》,则听其言而观其行。到如今,这些人终于不得不开始动摇了。
曾经的救火营,是你一个字一个字写下去的吗?
说上面这句话,并不是质疑你的着作权,但《虎》与《伐》这两本书,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之后,你的下一本书,你还会怎幺写下去呢?
记得开书最初,你所说的:亲自去四川考察一番,长期準备——言犹在耳,书已烂尾。
很可惜!
我现在还记得书首介绍所言:
永曆十二年底,南明最后一个朝廷的最后时刻,满清席捲天下之势似乎已经不可阻挡。李定国,永曆政权的最后保卫者,忧死异乡;郑成功,汉家衣冠的最后坚持者,远走海外;天下皆降闯不降,即使只有几十个人时也会拒绝满清的最后一次劝降……万里江山尽墨,海内群豪全灭,再不是充满希望的战争,只剩余绝望的殊死抵抗。强大的敌人,孤身一人的穿越者何去何从?即便能洞悉历史又有何益?是漂泊出洋另图再起,还是背靠大海做殊死
我们该怎样评价这样一个开头呢?
网路历史小说写到今天,各种类型层出不穷,能够想到的朝代,能够选择的节点,能够有的崛起方式,大都被作者们写尽。但能够以如此浓烈慷慨的笔端,去描写这样一个时代的,少之又少。能够将一些被历史埋没,不被胜利者所喜的人物,又一次拂拭尘埃,重整衣冠,告诉我们,我们曾有过怎样慷慨壮烈义无反顾的祖先!告诉我们,什幺才是中国,什幺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樑!这样的作者太少了……
说实话,你所写的那些柿油党的东西,并不是不好,但真正让我感到难得和可惜的,只有你的这种沉痛。
为什幺选择明末清初,就是因为这是一段痛史。
为什幺读者们热血澎湃,就是因为这段历史决定了之后,直至现在的中国。
招魂!
先要招来那些在历史中浮沉的忠魂。不刺痛那些丑的,不会让光明射穿历史。不缅怀那些沉默者,我们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复兴。为什幺不尊敬历史,鄙薄祖先,只是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
网路历史小说创作者,是有这样一份责任的。
所以可惜!
邓名的主角之路,是荒诞而离奇的,它充满着从未有过的变化,这些变化新鲜而又深刻。他不再是黄石,但他所应该承担的却不应该少。只是这种承担,不应该转化为作者急于表现的口舌。
我们不关心的那些还未被证实的药方,我们更希望得到的是历史在我们现实的迴响。
为什幺要让这些没被证实的虚无,来否定早已注定的现状呢?
越是急于解决,就会越是急于放弃。
可惜。真的可惜。
三本小说,三种结局,我们读者只能选择沉默。
可你下本书将要向何处去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伐清(灰熊猫着历史军事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