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伶仃洋大桥

伶仃洋大桥

伶仃洋大桥

伶仃洋大桥是1983年提出连线香港和珠海的一座跨海大桥,该计画搁置后被港珠澳大桥计画取代。

2018年9月6日,伶仃洋大桥主墩桩基开钻。

长篇小说《伶仃洋里的梦魇》中一座同名的跨海大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伶仃洋大桥
  • 外文名:Lingdingyang Bridge
  • 名称变更:港珠澳大桥
  • 地理位置:珠江口伶仃洋 
  • 开工时间:2009年12月15日
  • 通车时间:预计2018年7月1日(正式通车)
  • 桥樑长度:全程约50千米

修建历程

2018年9月6日,伶仃洋大桥主墩桩基开钻。

大桥规模

伶仃洋大桥主跨1666米,是深中通道桥樑工程的核心。

图纸上

构思

伶仃洋大桥计画的构想最初在1983年由香港合和集团主席胡应湘及珠海市提出,原来只预算连线香港和珠海,由 香港 屯门区 龙鼓滩 烂角咀 起始,经过内伶仃岛、淇澳岛,到达珠海的金鼎,珠海于境内兴建了淇澳大桥;这个构思在中国大陆的旧版地图仍可见到。

搁置

后来香港的青屿干线通车,胡应湘又提出香港应善用青马大桥等基建设施;于是大桥香港起点改为大屿山,原伶仃洋大桥计画搁置,并再加入澳门(单Y方案)和深圳市(双Y方案),最后选择了单Y方案,并改名「港珠澳大桥」。

背景

深圳连线珠江西岸的需求
港珠澳大桥本来是双Y字形,东岸的连线点还包括深圳,这是深圳要求的,但是被香港激烈反对。
2008年03月10日北京作出裁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宣布港珠澳大桥确定为单Y字形,深圳没有落点,车辆需经过香港再到深圳。
香港合和主席胡应湘。香港合和主席胡应湘。
刻意排除深圳,这个非常奇怪的设计是香港政府用尽手段努力游说北京政府的结果。知道为什幺吗?香港人非常清楚一旦採用双Y设计的「港深珠澳大桥」,那幺客货交通的运输将压倒性的流向深圳,香港将完全被边缘化,因为只隔一条河的深圳竞争力远比香港强大。
港珠澳大桥捨弃「双Y方案」,不和深圳连线后,无法解决深圳连线珠江西岸的需求,深圳另求的替代方案。于是深圳筹划中横跨珠江口,连线深圳市与中山市的公路通道,由海底(珠江底)隧道及跨海(跨珠江)公路桥组成。这就是深中通道。大桥位于施工中的港珠澳大桥北面,2012年11月广东省交通厅宣布推荐方案,採用「东隧西桥」方式兴建,并同时开始进行环评公示,通道预计2015年12月动工,2021年建成。

经过

1983年 :首次提出兴建「香港珠海跨海大桥」方案。
伶仃洋大桥
1989年 :珠海公布「伶仃洋大桥」计画。
1993年 :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提出了兴建伶仃洋跨海大桥的方案。
1997年 :伶仃洋跨海大桥方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
2001年1月 :淇澳大桥建成通车。
2002年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欧广源表示要修建深圳到珠海隧道。
2002年11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港,表示支持兴建港珠澳大桥。
2003年7月中:广东省常委表示支持兴建港珠澳大桥。
2003年7月底:曾荫权专程前往北京商讨兴建港珠澳大桥计画,伶仃洋大桥计画由港珠澳大桥计画取代。
2004年 :深中通道被提上议程。
2006年中旬:深圳市政府提出兴建深中大桥
2012年11月:广东省交通厅宣布推荐方案,採用「东隧西桥」方式兴建。
2015年12月:动工。
2021年 :建成。

小说中

虚构

伶仃洋大桥出自笔名西乡的姜子(真名:郭利钦)的纯文学小说《伶仃洋里的梦魇》中虚构的一座举世无双跨海大桥。

特徵

朝着流浪汉手指的方向一直向前奔跑,穿过一个丁字路口,再绕过一个海湾,就看到前面的路灯明显地稠密而丰富起来。远远望去,五颜六色的灯光交织闪烁,向上盘旋,直达天空,似龙凤呈祥在伶仃洋的上空流光溢彩,时而连成线,时而聚成片,时而突兀起伏潇洒飘逸,时而飞龙在天上下呼应,直让人分不清到底是灯火的海洋还是夜空的灯火,总之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非同凡响的灯光地界可能就是流浪汉所说的那个伶仃洋大桥了。”高宜仁想。

对比

迎着凉爽的海风,高宜仁继续在灯火辉煌的引桥上奔跑,目不转睛地远眺着飞龙在天似的伶仃洋大桥,高宜仁触景生情——久违了的南京长江大桥即刻在他的脑海里出现。那还是读国小的时候,南京长江大桥的彩色图画每年都会展现在他的奖状里。自从那时起,他就常常梦想着有朝一日一定去南京,哪怕仅仅是在南京长江大桥上走一走,看一看,都该是多幺的幸福啊!南京长江大桥一直是雄伟壮丽和肯定成绩的代名词。高耸入云的桥头堡,刚劲有力的三面红旗,崭新的小汽车,还有那天蓝色的江面和江面上游弋的轮船——有的轮船像钢筋铁骨似的,那一定是军舰了;有的轮船像背着高楼大厦似的,那一定是豪华客轮了——这一切都曾让他无数次地对着奖状心血沸腾,浮想联翩。直到很多年后,他终于独自一人背着简单的行囊到了南京,到了那曾经让他心驰神往的长江大桥。可美中不足的是江水浑黄,没有看到江面上有一艘军舰,也没有看到一艘漂亮的轮船,仅有的几艘驳船在浑黄色的江面上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桥头底下的那个百花争艳的小花圃,也变成了一片低矮破旧的棚户区。那些天,大雾锁江,整座大桥都藏匿在雾霭瀰漫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白茫茫的一片,虽然平添了几分神秘感,但也无法掩饰住心中掠过的一丝惊讶和茫然若失。尤其是当一辆辆载重大卡车呼啸而过的时候,原本雄伟而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桥面突然间变得颠簸震颤起来,就像大海里的一叶轻舟在海浪飓风中飘摇不定。从来没有见过这般架势的高宜仁在一阵紧似一阵的惶恐之中无意久留,直至不得不落荒而逃,日后想来就拿叶公好龙自嘲一番。儘管如此,儘管日后也路过很多大桥,但都没有引起他哪怕注目一望的兴趣,因为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形象,以及至高无上的心中地位,都是任何大桥所无法取代的,犹如人们常说的初恋一样往往都是刻骨铭心的、无法取代的。

美誉

直到这个意外的夜晚,高宜仁在流浪汉的指引下有幸目睹了伶仃洋大桥的风采,长期虎踞龙蟠在心底的南京长江大桥就难免有些相形见绌了——如果说南京长江大桥像一条巨龙一样横跨在奔腾不息的江河之上,那幺伶仃洋大桥就应该像龙飞凤舞一样飘游在浩瀚无际的天空里;如果说南京长江大桥曾是当年的华夏之最,那幺伶仃洋大桥一定算得上天下第一桥而当之无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伶仃洋大桥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