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天魔王
第六天魔王,又称波旬、摩罗、六梵天主,梵文名叫“婆罗维摩婆奢跋提”。佛教欲界天魔之首,喜欢阻挠佛教中人修道,总是以诱惑、胁迫等方法企图阻碍行者修道。在佛经故事中,释迦牟尼佛在修行时曾多次拒绝摩罗的诱惑。
佛教将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而欲界包含六欲天。所谓欲是指物质五欲——色声香味触。
天分为:欲界天、色界天和无色界天(空界天)。“欲界”是六道所居,欲界众生有淫慾心。欲界越高,淫慾心越淡,分别是交、抱、握、笑、视。欲界天有六层,亦称“六欲天”,其特徵主要是有乐、欲。
欲界六欲天,从最下层起: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第六天魔王,即欲界最高的他化自在天,此神就是不须自己行乐,而爱下天化作,以他人之乐事而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天”。
日本战国时期的大名织田信长,最为人知的绰号便是“第六天魔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第六天魔王
- 外文名:梵语:Pa^pi^yas
- 别名:波旬、摩罗、六梵天主
- 出处:佛教
来历
佛教传说里面《瑜伽经》中有云,欲界天有六处:
第一,四大王众天。这就是四天王居住的地方了。四天王分别是北方多闻天,东方持国天,西方广目天,和南方增长天。
第二,三十三天,又名仞利天,在须弥山顶。中央是帝释天之居城善见,四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三天。
第三,时分天,即夜摩天,此天依空而居,莲华开合而分昼夜。
第四,知足天,兜率天的别名,弥勒居所。
第五,化乐天(化自在天),此天之人可任意变化世间形物。
第六,他化自在天。此天为欲界之主,以破坏他人欢乐幸福为乐。第六天亦是四魔(烦恼魔,阴魔,死魔,自在天魔)中的第四魔,也是众魔之本,妨害佛成道,故称第六天魔王。 第六天魔王,简称天魔,又称波旬、摩罗,梵文名叫“婆罗维摩婆奢跋提”。佛教欲界神祇之首,喜欢阻挠佛教中人修道。
据说人如果超越第六天 ,就能摆脱饮食男女的慾念束缚,走向成佛之路,但是住在这里的魔王会阻碍人们脱离欲界。在佛祖释迦牟尼将要成佛时,就受到四魔——烦恼魔、阴魔、死魔、他化自在天魔的阻碍。
名称来源
梵名:Pa^pi^yas或Pa^pman,巴利名:Pa^piya或Pa^pimant,又译作波俾掾、波椽、波鞞、陂旬、波俾、播裨。经典中又常作“魔波旬”(梵文:Ma^ra -pa^pman)。意译杀者、恶物、恶中恶、恶爱。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在世时的魔王名。据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载,波旬即欲界第六天之主。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谓,魔名为“自在天王”。此魔王常随逐佛及诸弟子,企图扰乱之;而违逆佛与娆乱僧之罪,乃诸罪中之最大者,故此魔又名”极恶“。
又或谓波旬乃梵语”pa^pi^ya^n“之讹译,其音译为波卑夜、波卑面、波旬逾、波□(□内字不明)。窥基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大四五·三四八中):”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中略)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另据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大五四·三六九上):”旬字,本从目,音‘县’,误书从日为旬,今验梵本无巡音,盖书写误耳,传误已久。“谓波旬一词乃历代传写之讹误。[杂阿含经卷三十九、中阿含经卷三十降魔经、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方广大庄严经卷七、卷九]
传说
佛经上说,魔王波旬害怕悉达多太子真正觉悟,想阻挠他圆成佛果,就派了三名魔女来诱惑太子:一名特利悉那(爱欲)、一名罗蒂(乐欲)、一名罗伽(贪慾)。她们盛装严饰,凌波微步来到悉达多太子前殷勤献媚。但太子深心寂定,对魔女淫蕩的挑逗视而不见,毫不动心,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魔女竭尽种种妖娆之态淫媟之状,太子训诫她们道:“你们形态虽好,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满盛粪秽,不自知耻,还敢来诳惑人吗?”使魔女得见自身恶态,只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魔女意念一转,匍匐而遁。
魔王见魔女引诱没有成功,十分震怒,他自恃神通,带领众魔毒虫怪兽,带上毒雷毒箭,来到悉达多太子座前。魔王威胁说:如果太子不立即回到皇宫去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就让太子粉身碎骨死在树下。悉达多太子专心修行思考,对魔王的威胁如同没有听见。魔王命众魔刀箭齐发,太子身发净光,众魔尽皆跌扑,刀箭都不能挨近太子的身体。这时天空一声巨响,护法天神来帮助太子,将魔鬼全部驱散。
佛教涅盘部经典《大悲经·商主品第二》指出,魔王波旬是要经过地狱才得度的。(魔王波旬因为过去供养过辟支佛一钵饭的功德而成为六欲天主,但他经常谤法、并欢喜佛法被消灭。他的儿子商主却是真诚的佛弟子)。佛陀在这里授记:商主将来会修成辟支佛,而魔王波旬将来天命终了,会直接堕入地狱,然后他沉痛忏悔才出地狱,后上升到忉利天,在天上修佛法而得度。
相关轶事
十世纪中叶,日本开始出现武装僧兵,到了战国时代,佛教势力进一步发展成为和公家、武家相对立的第三大势力僧家,一些教团领袖如本愿寺也成了实际上的大名。对于有志图王,想以武力一统天下的织田信长来说,当然不能容忍这种独立王国的存在。于是原先已经皈依了禅宗大德寺派(由一休创立 )的信长开始和佛教势力交恶。他自称“第六天魔王”,并且崇信基督教。
另说织田信长则是因打算统一日本,与许多阻挠他的佛教门派为敌,如天台宗比叡山、一向宗等对立,被佛门中人怒称为第六天魔王。
而第六天魔王也是信长在写给武田信玄的信中的自称。元龟三年(1572年),武田信玄上洛时写信给信长,署名“天台座主沙门信玄”(事实上的座主是信玄府中的觉恕法亲王),自称佛教僧侣与护法者。而信长对此粲然一笑,回信时签名“第六天魔王-信长”,以消遣武田信玄,并表示自己对传统与信仰的不羁。不过据说信长自称皈依日本佛教法华宗(死后葬在日本禅门临济宗大德寺总见院),也使用“妙法莲华经”等字样作为军旗。
戏剧创作
霹雳布袋戏中的头目角色之一,为欲界第六天之领袖,一身三体,为永生不灭之存在。在霹雳兵燹系列当中登场,最后被意识能者跟横千秋合力封印入星云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