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段佑检校兵部尚书右神策军大将军制
《除段佑检校兵部尚书右神策军大将军制》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除段佑检校兵部尚书右神策军大将军制
- 创作年代:唐代
- 作品体裁:散文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处:《全唐文》
作品原文
除段佑检校兵部尚书右神策军大将军制
门下:为君之心,惟功劳是念,有国之典,以赏劝为先。其有辑睦师徒,保绥黎庶,尽勤王之节,建护塞之勛,则宜进以官常,委之军要,兼文武之秩,参内外之荣,斯所以彰念功而明懋赏也。四镇北庭行军兼泾原等州节度支度营田观察处寘等使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使持节泾州诸军事泾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雁门郡开国公段祐,早膺事任,累着公忠,名因义闻,位以勤致。自分戎阃,实控塞门,明举武经,大修边务,士卒有勇,保障无虞,虏不近边,农皆狎野。展执圭之勤礼,沥恋阙之深诚,方图尔劳,且遂其志。夫六官庀职,大司马列于前,二翼分师,大将军处其右,长夏官以率属,领环卫而拱宸,苟非信臣,安可兼委?嘉乃实效,副予虚求,将慎重其腹心,宜进登于喉舌。敬服休命,勉扬令图。可检校兵部尚书右神策军大将军知军事,散官、勛、封如故。主者施行。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临渭区),一生经历了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曾任过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少傅等职。自居易前期有热情、有锐气,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黑暗面的正直官吏和诗人。他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后期锐气消失,稜角磨平,潜心佛事,以知足常乐,“独善其身”自居。自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浅显着称,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他自己分之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元稹编辑为“白氏长庆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除段佑检校兵部尚书右神策军大将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