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颱风画眉

颱风画眉

颱风画眉

热带风暴画眉(英语:Tropical Storm Vamei,国际编号:0126,联合颱风警报中心:32W)为2001年太平洋颱风季第二十六个被命名的风暴。“画眉”一名由澳门提供,是指画眉鸟,是一种擅唱的鸟类,眼边捆着白色羽毛,是澳门人喜爱饲养的雀鸟。由于联合颱风警报中心认定是一级颱风,故有时称为颱风画眉。

由于画眉所创下的纪录,这个名字已于2004年1月1日起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名字中永久退役,由“琵琶”所取代。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热带风暴画眉
  • 外文名:Tropical Storm Vamei
  • 形成日期:2001年12月26日
  • 消散日期:2002年1月1日
  • 最低气压:1006 hPa
  • 影响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发展过程

(本段时间均以协调世界时(UTC)为準。)
一个热带扰动在2001年12月25日开始在新加坡以东的季风槽内发展,并于12月27日早上在新加坡东北偏东约75海里(约140公里)处发展成热带气旋,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在当日上午3时直接把这个热带扰动升格为热带风暴32W。当时“画眉”已发展出一个直径约21海里(约39公里)的风眼。
日本气象厅在上午6时把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画眉”。然而当时美军一艘从阿富汗返航的海军船只经过“画眉”的风眼,并实地测得“画眉”的中心风力高达75节,作为美国海军属下机构的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即时把“画眉”升格为颱风。
“画眉”以时速约14公里向西移动,当晚在新加坡东北约60公里处的马来亚半岛南端登入,并在新加坡以北约30-40公里处掠过。随后“画眉”穿越马六甲海峡,于12月28日再登入苏门答腊。随后“画眉”被各大气象机构降格为低压区。
然而“画眉”并没有在陆上消散,它穿越苏门答腊岛,并在12月29日进入北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其后重新发展。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在12月30日晚上把这个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气旋05B,并在12月31日把它升格至相当于热带风暴的强度,但不久05B减弱,最终在当日晚上减弱为一个低压区,并在2002年1月1日完全消散。
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在2001年的热带气旋年报取消了05B,指它是32W重新发展而成,所以当作同一个热带气旋计算。

灾害影响

由于“画眉”强度不高,所带来的破坏相对轻微。但因赤道地方过往从未有热带气旋直接吹袭当地一带,当地人缺乏经验来应对突如其来而且还是每小时风速达烈风程度的风暴。故“画眉”对他们的影响仍是相当之大。
据当地媒体报导,“画眉”穿越马来亚半岛期间,新加坡出现天降冰晶片的反常现象,可能是冰雹。“画眉”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带来强风和大雨,当地有树木倒塌,道路出现水浸,导致交通受阻。另外有部分火车延误,飞机要延迟降落或转飞其他机场。

形成机制

“画眉”在北纬1.5度形成,距离赤道约160公里,打破了1956年颱风莎拉(Sarah)的北纬2.2度纪录。然而这个纪录于2004年再被气旋阿耆尼打破。
“画眉”在孟加拉湾重新发展“画眉”在孟加拉湾重新发展
形成热带气旋的条件需要有足够的地转偏移力(科氏力),一般需要离开赤道超过三至五个纬度,但“画眉”能够在北纬1.5度处形成,可谓绝无仅有。
台湾大学大气系教授郭鸿基、文化大学大气系教授刘清煌和美国海军研究院气象系教授张智北合作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当时一股强烈的东北季风到达该区,受地型和科氏力转弱的因素影响而出现偏转,并沿着与新加坡以东的一个热带扰动旋转,该区出现了强大的水平风切变,使得“画眉”能在科氏力偏弱的环境下得到足够的旋转力,并得以迅速发展。

颱风纪录

“画眉”是有纪录以来太平洋上最接近赤道形成的热带气旋。
“画眉”是有纪录以来全球第二最接近赤道形成的热带气旋。
“画眉”是有纪录以来首个吹袭新加坡和马来亚半岛南部的热带气旋。
“画眉”是横跨2001至2002年度的热带气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颱风画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