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胶东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论坛
2015年12月12日,“山东社科论坛——胶东文化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高端论坛在鲁东大学学术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範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70多位学者到会,鲁东大学在校研究生、本科生600多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论坛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烟台市委、鲁东大学主办,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现实需要,强化“一带一路”格局中胶东经济文化及改革发展策略研究,发掘胶东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创新精神,打造胶东文化的国际化品牌,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为实施山东蓝黄经济区战略提供文化支撑。
论坛分上午和下午两个部分,分别由鲁东大学副校长刘焕阳教授和文学院院长亢世勇教授主持,论坛报告人皆是学术界或文艺界知名的专家,就胶东文学、胶东文化、海洋文化、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重要议题作了报告。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震中教授的报告,探讨了胶东的海洋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提出了胶东海洋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必然的联繫;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志民教授的报告,阐述了山东半岛的文化使者——秦汉方士,强调了秦汉方士在文化传播功能方面的重要性;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教授围绕胶东文化与当代文学作了报告,阐述了地缘文化对丰富文学创作的基础性意义;韩国原商学会会长、韩国群山大学贸易学系主任金德洙教授阐释了“一带一路”构想与“韩国欧亚倡议”构想的协作新机遇;中共烟台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吕波分析了胶东文化的开放与创新内涵;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兰翠教授以唐人咏新罗为考察对象探讨了唐代诗人的东方海域体验;长岛县博物馆馆长郭贤坤就严文明先生长岛访谈录探讨了中国海洋文化的源头;原鲁东大学党委副书记、胶东文化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刘凤鸣教授阐明了山东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依据与优势。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2015“胶东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