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可可西里(中国2004年陆川执导剧情电影)

可可西里(中国2004年陆川执导剧情电影)

可可西里(中国2004年陆川执导剧情电影)

《可可西里》是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剧情片,由陆川执导,多布杰、张磊、奇道等主演。2004年10月1日,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讲述了记者尕玉和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2004年该片获得了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审会大奖、第41届台湾金马电影奖最佳影片等奖项。

基本介绍

  • 导演:陆川
  • 编剧:陆川
  • 主演:多布杰,张磊,奇道
  • 出品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发行公司:IDP Distribution
  • 中文名:可可西里、巡山
  • 外文名:Mountain Patrol
  • 其它译名:Kekexili: Mountain Patrol
  • 製片地区:中国内地、香港
  • 製片成本:CNY 10,000,000 (estimated)
  • 类型:剧情
  • 片长:85分钟(中国大陆),90分钟(美国),98分钟(阿根廷)
  • 上映时间:2004-10-01中国大陆
  • 分级:Hong Kong:IIB
  • 对白语言:青普话、青海话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386651
  • 主要奖项: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
    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审会大奖
    第41届台湾金马电影奖最佳影片
    第25届中国金鸡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

剧情简介

北京来的秘密警察尕玉以记者身份做掩护,来到传闻中神奇的可可西里。美丽寂寥的可可西里正安睡在宁静中,但突然出现的枪声打破了这片宁静。藏羚羊保护站上的巡山队员被盗猎者残杀。巡山队长日泰带领巡山队连夜紧急出发,誓要抓到盗猎者。但是盗猎者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剥去皮毛的藏羚羊尸骨。巡山队员在遍布危险的茫茫大戈壁上奋力追蹤,终于,抓到一部分盗猎分子。经过殊死搏斗,盗猎分子束手就擒,藏羚羊的皮毛被找回,但狡猾的盗猎头子再次漏网。巡山队员冒着风雪继续追赶盗猎分子,但此时,环境越来越恶劣,车辆抛锚、汽油耗尽、食品短缺、大雪封山,巡山队员一个又一个的牺牲,日泰队长迫于无奈,将藏羚羊的皮毛买出以换取必须的生存用品。终于,尕玉和日泰队长追上了兇残的盗猎者,日泰拒绝了盗猎头目的收买,倒在了盗猎分子的枪下,尕玉死里逃生,带回了已经冰冷了的日泰队长的遗体。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备注
日泰多布杰可可西里巡山队长
尕玉张磊----
刘栋亓亮----
冷雪赵雪莹----
洛桑赵一穗----
马占林马占林----
阿旺更嘎巴德----

职员表

製作人导演副导演(助理)编剧摄影美术设计
杜扬 王中磊陆川赵祥 温泉陆川曹郁韩春临 吕东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可可西里(中国2004年陆川执导剧情电影)
    日泰
    演员:多布杰
    日泰是可可西里巡山队的队长,他带领一帮人以坚定的毅力战斗在可可西里的生命禁区,他有着坚毅不屈的强大内心,即便面对寡不敌众的局面,依旧神色自若地与不法分子作斗争。盗猎贩子许诺给巡山队汽车和房子,也遭到日泰的坚决回绝。最后巡山队长日泰被一群盗猎者残忍的杀害。
  • 可可西里(中国2004年陆川执导剧情电影)
    尕玉
    演员:张磊
    本来是个警察,为了调查藏羚羊猎杀状况,他假扮记者身份,随考察团来到可可西里,那里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含氧量极低。就在这个人类生存的“禁区”,尕玉目睹了一幕幕人性的贪婪以及人类与环境的狂暴冲突。
  • 可可西里(中国2004年陆川执导剧情电影)
    刘栋
    演员:亓亮
    可可西里巡山队的队员。在追捕盗猎贩子的过程中,日泰命令刘栋带着伤者下山找医生。刘栋把伤者送到卫生所后就去找自己的女友借钱,女友哭着离开了他,却给他留下了一叠钱。刘栋用这些钱买了些补给物资就独自一人进山了,半路上车轮陷进了沙坑,在搬东西的时候刘栋不幸踩到一处流沙,短短几分钟就被流沙吞噬了。
(角色简介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1:在剧组的时候,赵雪莹每天都是被苍蝇、蚊子叮醒的,而不是被叫醒的,但她从来没有伤害过一只蚊子,因为在可可西里,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2:该片在高原拍摄,无论对扛机器的工作人员,还是拍戏的演员都是痛苦的事情,拍摄期间剧组也经常有工作人员晕倒。
3:为了追求真实感,《可可西里》只起用了三名职业演员,其余全是非职业演员。
4:巡山队员抓捕盗猎分子那场戏在海拔4800米的楚玛尔河边拍摄,演员脱了裤子在冰河里冲刺,整整五天,30多次冲过冰河。拍到后来几位演员的双腿都站不起来了,而且完全失去了知觉。
5:剧组为了拍摄流沙活埋巡山队员刘栋一幕镜头準备了一个多星期,挖了9个大坑,而且是真的将演员活埋进去,唯一的保证是在2分钟内将他很快挖出来,但是亓亮在拍完后还是昏迷了。
6:影片开头的藏羚羊不仅是真实的,剧组还花了4个月派专人守候,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用胶片记录藏羚羊。

获奖记录

时间名称获奖/提名获奖/提名方
2004年
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审会大奖
获奖
《可可西里》
第41届台湾金马电影奖最佳影片
获奖
《可可西里》
第41届台湾金马电影奖最佳摄影奖
获奖
曹郁
第41届台湾金马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
提名
多布杰
第41届台湾金马电影奖最佳导演奖
提名
陆川
第41届台湾金马电影奖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陆川
上海影评人“十佳影片”评选年度十佳影片奖
获奖
《可可西里》
2005年
第25届中国金鸡电影奖最佳故事片奖
获奖
《可可西里》
第25届中国金鸡电影奖最佳导演奖
提名
陆川
第25届中国金鸡电影奖最佳编剧奖
第25届中国金鸡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
多布杰
第25届中国金鸡电影奖最佳摄影
曹郁
第25届中国金鸡电影奖最佳录音
宋芹
第25届中国金鸡电影奖最佳音乐
捞仔
第11届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获奖
《可可西里》
第11届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
获奖
陆川
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电影剧情类大奖
获奖
《可可西里》
第12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获奖
陆川
第12届大学生电影节评审会大奖
获奖
《可可西里》
第一届中国导演协会最佳年度青年导演奖
获奖
陆川
2006年
第25届香港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
获奖
《可可西里》
(获奖记录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製作

创作背景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100万只高原动物藏羚羊,不过随着藏羚羊绒的价格暴涨,可可西里爆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从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边地区的藏族人和汉族人在队长索南达杰的领导下,组成了一支名为野氂牛队的巡山保护队,志愿进入可可西里进行反盗猎行动。在前后5年多的时间中,两任野氂牛队的队长索南达杰和扎巴多杰先后牺牲。陆川看到民间巡山保护队的故事后,他觉得这个线索非常适合拍成一部电影。陆川不仅是《可可西里》的导演,还亲自负责剧本的创作,这期间他多次跟随可可西里当地的巡山队员进入无人区巡逻,和巡山队生活过一段时间后,再看自己的剧本,陆川忽然觉得剧本和现实生活相差得那幺远,而陆川最迫切要表达的就是真实,所以陆川对剧本改了又改,到第8遍时,终于觉得可以拍了。
拍摄过程
2003年8月,影片正式开拍。导演陆川为完成此片,率领100多人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将屠杀和保护藏羚羊的情节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可可西里》拍摄过程全部都在海拔3800米以上,其中有30%的戏是在无人区拍的。为了追求真实效果,剧组还在可可西里高原最高峰布格达尔峰6200米处取景拍摄。在布格达尔峰,剧组遇到了电影里巡山队经常碰到的事:在风雪中露宿,极度缺氧,头痛、头晕、呕吐、高原反应强烈,有人肺部感染、心脏病发作。一些后勤人员纷纷开小差逃离剧组,一位主创钱也没要就跑回了北京。电影拍到最后,剧组从一百多人变成了最后只剩下六十多人。电影的拍摄也进行得异常缓慢,原计画3个月,结果超期一个多月。

製作发行

国家、地区上映、发行日期
日本
2004年10月(东京国际电影节)
中国大陆
2004年10月1日
美国
2005年1月27日(圣丹斯电影节)
德国
2005年3月25日(柏林国际电影节)
中国台湾
2005年3月12日
中国香港
2005年3月25日(香港国际电影节)
中国香港
2005年4月21日
美国
2005年5月25日(西雅图国际电影节)
义大利
2005年7月(佩萨罗电影节)
菲律宾
2005年8月25日(马尼拉电影院国际电影节)
加拿大
2005年8月25日(蒙特娄世界电影节)
加拿大
2005年10月8日(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波兰
2005年10月10日(华沙电影节)
德国
2005年10月20日(慕尼黑亚洲电影节)
德国
2005年10月28日(法兰克福亚洲电影节)
法国
2005年11月13日(里昂Asiexpo电影节)
摩洛哥
2005年11月17日(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
印度
2005年12月(喀拉拉国际电影节)
德国
2005年12月8日
匈牙利
2005年12月13日(DVD首映)
冰岛
2005年12月21日(DVD首映)
法国
2006年1月25日
芬兰
2006年2月1日(DVD首映)
阿根廷
2006年4月4日(视频首映)
美国
2006年4月14日(限定)
日本
2006年6月3日
英国
2006年9月29日
希腊
2010年4月15日(中国电影视野)
芬兰
2010年9月5日(电视首映)
瑞典
2011年3月11日(电视首映)
(信息来源:)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可可西里》被称之为“一部关于信仰和生命的电影”,该片不仅在国内国际获奖,而且也感动了不少观众。《可可西里》的震撼在于它揭示了民族精神的核心,把一个理想主义者由生到死的过程鲜活地展现出来(《竞报》评)。这部电影带着一种绝对的淳朴和阳刚,以及被无限放大的生存和死亡的自然法则。影片并没有用慷慨激昂的宣传台词向观众喊话,也没有用常见的宣传语气说“杀死藏羚羊剥皮的行为是无耻的”,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到令人窒息的画面和巡山队员朴实的话语,让观众自己感受到那种震撼的力量(《人民公安》评)
陆川的《可可西里》展示了一种国产片中从未有过的极度洗鍊、残酷的纪实美学风格,虽然这种风格在世界影坛并非罕见,比如在《可可西里》中经常出现突如其来的暴力和没有铺垫的死亡,这些在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和日本导演北野武的电影中亦属常见,但与他们不同的是,《可可西里》的暴力彻底剔除黑色幽默成分,剩下的完全是冰冷和决绝。在可可西里严酷的生存环境里,这种描述方法表达了对生命的最大尊重(《京华时报》评)

反面评价

《可可西里》是一部把青藏高原“险恶化”的电影,这部电影为了突出人物的高大,环境描写不顾基本事实,存在诸多事实错误,给观众造成了误导作用。首先,沙漠承重能力很强,这与沼泽不同,更何况可可西里是中国的永久冻土区,因此不可能出现片中人物下陷到流沙里的情况。其二,电影中可可西里的“荒漠化”也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事实上可可西里不仅不是荒漠,而且还是中国湖泊最密集的地方。其三,可可西里并没有影片描述的那样可怕,可可西里也不是片中所说的无人区,在可可西里除了有淘金者、捞卤虫的人出现,还有牧民在那里放牧。可可西里和青藏高原在片中被“险恶化”,是因为造英雄、树典型的需要,这种现象不应该提倡(《中国国家地理》评)
《可可西里》的最大遗憾在于它未能将洗鍊的纪实风格贯彻到影片的每一个角落。对于天葬、成片的藏羚羊尸骸以及流沙吞人三大奇观的津津乐道,损害了影片的客观和冷静。首尾两次天葬的浓墨重彩,使得影片儘量价值中立的努力几乎化为乌有,而镜头在藏羚羊尸骸上的反覆流连,更有製造奇观、滥情的嫌疑。甚至,影片足足用了96秒的时间来细緻描述流沙将一个人吞没的完整过程,然后又用34秒的远景空镜头加以致敬。不论编导的本意是否要为影片製造出足够的残酷意味,但这种带着不节制情感的过度介入会对影片的纪实风格造成伤害,并且减弱影片本该具有的人道主义力量(《京华时报》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可可西里(中国2004年陆川执导剧情电影)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