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纳兰性德全集第一册:词集》读后感_1500字

《纳兰性德全集第一册:词集》读后感1500字

诗词中偏爱词;词中偏爱南唐李煜和清朝纳兰性德的词。读完了俩人全部的诗词集,有很多共同点,放在一起写一写。
1、词的美妙之处
词比诗更美妙的地方,在于词的节奏感。诗都是五言、七言等对仗工整的短句排列,字数一样的押韵,比较单一死板。词就不同了,字数可变幻,节奏感就在错落有致、长短不一的字数变化中出来了。情绪表达不一定非要靠字句。:李煜的《渔夫》,节奏上的短促畅快,更加表达出作者欢脱愉悦之情。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
再:李煜的《更漏子》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夜来更漏残。
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地节奏,读起来,时而畅快,时而忧伤,甚是奇妙!
2、笔墨的浓淡
诗词也有浓淡。李后主和纳兰性德都是生于帝王之家,前半生过着富贵奢华的生活。俩人都多情,却也把自己最浓烈的感情都给了第一任亡妻。二人后来都过着流亡颠簸的生活。在思念亡妻和郁郁不得志中英年早逝。所以他们的词浓烈明艳中,又辗转腾挪露着清淡与哀愁。
:纳兰性德的《咏春雨》
“嫩烟分染鹅儿柳,一样风丝。似整如欹才著春寒瘦不支。
凉侵晓梦轻蝉腻,约略红肥。不惜葳蕤,碾取名香作地衣。“
古诗词有一种写法—物拟人or人拟物。这里就是物拟人,把初春比作一个娇俏的年轻貌美的女子。“染”正是女子化妆时的动态,这里描写春风一下子把柳树染成了鹅黄嫩绿,一下子上了颜色。“红肥绿瘦”多描写美丽的女子聘聘婷婷。这里画出一副鹅黄嫩绿,红肥绿瘦的彩色画卷。令读者看到一副生机盎然的美丽春景。这幅画卷色彩鲜活明快,却始终有一种薄雾笼罩的云淡风轻。
再:李煜的《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
这里就是清幽淡雅之笔,与前文的明艳媚俗形成对比。再世俗的环境都改变不了作者清明的内心。
3、克制与留白
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克制。最美的感情也在于克制。无论爱也好,思念也罢,喜悦也好,哀怨也罢,都在极力克制。这种极力的克制,恰好说明了作者每一种感情都很强烈。我爱你,想你,但我也克制,我不哭出来,不大喊大叫。克制地表达,才是艺术与美的最高境界。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对你哭天抢地地大喊“我爱你”;另一个人默默注视,默默关心,欲言又止。哪个更令你心动?
:纳兰性德《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是我最喜欢的纳兰性德的一首词。词的节奏读起来就像跟着作者一起“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漫天大雪中跋涉;“时而风,时而雪”地嘈杂声,在故乡是没有的。由此时的风雪呼啸,反衬出故乡的宁静安详,更深地暗示出作者对故乡的无比思念。诗词的最高境界是隐忍、克制。我对恶劣的环境不满,但我只是描写,我不直说我讨厌这样的旅程;我对家乡思念,我也不直接呐喊:“啊~我想家,想老婆~”而是隐隐地说,我的家乡没有这嘈杂的声音的。艺术最美的地方在于克制和留白,激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带着自己的情感与经历自行想象。
诗词真是太美妙了!最后放一首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高级的美是有画面感的,浅浅的,淡淡的,不直接说的,欲拒还迎的,欲语还休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纳兰性德全集第一册:词集》读后感_1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