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后感1100字
用了两三天的时间,把《皮囊》看完了。这本书是很多看书的人推荐的,大家写的简短书评都是人性,以至于我把这本书放入书架,但是很久没去开始看这本书,直到我看完了前一本书后没书看了,于是开始看它。
前面看阿太时是带着偏见看这本书的,所以匆匆忙就把阿太这一篇过了。真正让我把自己的感情开始带入的是母亲的房子。
偶然看到一个段落,在自习室看着书的我,突然就泪目了。
\\这个想法让我不由自主地躺到了那床上,感觉父亲的气味把我包裹。淡淡的月光从窗户透进来,我才发觉父亲的床头贴着一张我好几年前照的大头贴,翻起身来看,那大头贴,在我脸部的位置发白得很奇怪。再一细看,才察觉,那是父亲用手每天摸白了。\\
这让我想到了我爸,他也是把我一张看书时被朋友偷拍的照片放在钱包里,放的时间久了,从崭新的照片到边边都烂了,他也依然放在钱包里。大概,这就是最普通最普通却伟大的父爱吧。父亲不如母亲经常陪伴,他却有最淳朴最无言的对子女的爱。
后来再次让我泪目的是另一段——爱人。
\\事实上,直到母亲坚持要建好这房子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过来,前两次建房子,为的不是她或者我的脸面,而是父亲的脸面——她想让父亲发起的这个家庭看上去是那么健全和完整。\\
这个故事,不像通篇泛滥的爱情小说那样惊天动地,却是人们最常见最朴实的爱情。母亲花尽心血建房子,也只是因为父亲在跟她表白时说的\\我会把这块地买下来,然后盖一座大房子。\\父亲没完成的,母亲接着完成,即使曾经有段时间被父亲质疑。
后来让我感触很深的,还有残疾。讲的是父亲的疾病,从不相信自己的疾病还想站起来当家庭的顶梁柱,到最后被现实打败,只能承认自己不能再当顶梁柱了,以及后来全家一起陪他做他所谓的物理治疗,这样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是不约而同地陪同,以及伟大而隐忍,明知没有希望,却依然要树立父亲内心地希望。
这两篇是我感触最深最容易热泪盈眶的,大概也是因为在读地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后面的大多篇章便是讲到了作者遇到地各种事各种人,如阿小与阿小,说了不管是哪个层次的人,都在追求城市化,大同小异,结果造化弄人;如厚朴,自以为自己狂热是在追求梦想,不脚踏实地,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如天才文展,热衷于自己的一生奋斗计划,自以为自己是小镇的骄傲,然而却对作者说\\对不起,其实我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厌恶你。你说,凭什么是你?为什么不是我?\\;如张美丽,事实上她给小镇带来了盈利并且做了许多善事,但到死都不被人认可…
总结下来,这本书有泪点,有怒点,有无奈,有忧伤。最后套用文末引用的一段话——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马塞尔·普鲁斯特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皮囊》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