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去闯》读后感1700字
本书是一名美国留学生李柘远(Leo)写的自传,主线是:童年经历——高中厦外的风云人物——于耶鲁大学读经济学——于高盛集团担任分析师——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攻读MBA 。在讲述其从小到大的不凡经历的同时,也给了当下年轻人许多中肯的建议。展示了中美两国的校园文化差异,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读本书,你能感受到一股蓬勃的朝气与向上的力量,也能学到许多实用的干货。
书中虽然语言平实,但作者本身经历就已不同凡响,所以读来感觉很精彩。
由于年纪相仿,所以读来亲切,在书中总能在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却又明显比我们优秀太多,有很多可学习借鉴的地方。
总的来说,Leo的成功公式可以总结为:
好的家庭教育+健全的人格+优异的学习成绩+含金量高的课外实践活动+抓住机会
Leo身上的优秀品质:
友善、进取、勇敢、有远见、有目标、具备国际视野、有毅力、有定力、爱交友、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下面说说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几点:
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①Leo妈妈从小就让Leo自己解决很多问题,使Leo从一个文弱的男孩变成了一个独立、有担当、不畏难的男生。
②Leo妈妈是个文艺女青年,每天晚上给Leo阅读经典名著,不因他小而简化书中语言,并会默默跳过色情暴力场面;
喜欢看各种优秀电影,并写影评给Leo看,这一高品味感染了Leo;
在Leo很小的时候就和他天南地北地聊天,也不隐瞒家庭的变故,开阔了Leo的视野,也让他见到了人生的真实面。
④Leo妈妈非常开明,很多事情都不给Leo压力,给他信任与支持。支持Leo放弃保送,攻读耶鲁的决定;更加努力赚钱,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凭借出色的英文造诣为Leo的申请文书把关;
⑤Leo姥爷是西南联大的毕业生,Leo受到他的激励把考上最好的大学定为第一个人生目标。
ps:单亲家庭培养的孩子并不一定就会有性格缺陷,全看父母怎么教育。Leo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但也在妈妈的教育和引导下人格健全、茁壮成长。
2、中美两国校园文化差异
(此处只拿作者所读的耶鲁和哈佛和国内某些大学做参照,并不全面与绝对,但也可供了解和借鉴)
①美国的教育喜欢案例研究,也就是在实际案例中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并想出解决之道,我觉得这个方法能够有效地弥补大学教育和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弊病。我们的很多学科的教育,比如说《教育学》,也可以多多使用这种方法。
虽然我们的老师也会举一些例子,举完之后自己分析给我们听,但都是以老师为主体。我觉得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把案例给到学生手上,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讲,老师只需适时引导才对。
②美国教育提倡多提问、多讨论、多辩驳,美国教授看到学生产生不同意见时最开心,回想当初我在课堂上对一些老师提出问题,或是质疑,老师会一脸不爽……(仅个人经历)
③外国的学科虽然少,但是精,作业多且对症下药,学生需要好好研究课本、另外翻阅大量文献、独立思考、认真完成,老师也很负责地批改、指教。不像国内偶尔布置一项小作业,很多学生就是网上搜索一下答案应付了事,老师没仔细看就随便批一个ABCD,也不写评语。
④在学术严谨程度上,国外学生写论文,只要是引述了别人的观点就得注明,国内的也许大部分都是东拼西凑的,也没有注明观点来源。
⑤美国大学生并不像很多国内大学生把谈一场校园恋爱当做目标,也不会因为自己是单身,就经常自嘲单身狗,觉得这有什么凄凉,不仅是因为学业特别繁忙,也是因为心里有底气,胸中有大志吧。
Ps: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壮景是没有的,美国名校学生看重的是学习效率,而不是学习时间。
耶鲁、哈佛生擅于制定计划并完成计划,精力充沛,各种模式自由切换。
3、干货类:
①大学生活
l 大一:自由尝试和探索
l 大二:有取舍,抓重点,打基本功
l 大三:做决定,执行
l 大四:忙毕业,找工作/考研/出国
l 每天制定当日目标并执行
l 不要忘了看书等
②英语学习
l 不要孤立地背单词,要结合语境,并同时学习一个单词的多种形式
l 语法、词汇、句子远比口音重要
l 不要怕开口
③留学申请中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怎么准备?”
l 课外活动,别拼数量,关键是突出亮点
l 对症下药,该校重视什么,你就放什么相关经历,不要一股脑全塞进去。
l 不追逐活动名头有多大,要重视你在其中的收获与影响力
④面试前
l 把想去的公司研究透
l 请教有经验的前辈
⑤进职场
l 接受办公室政治,但绝不参与其中
l 多为上司着想,为他们减轻负担
l 拒绝承诺>实践 争取实践>承诺
l 初入职场,心要定,少抱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不如去闯》读后感_1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