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罗生门》读后感_900字

《罗生门》读后感900字

是看书单狗推荐的

故事都挺出乎意料的

《鼻》这一篇印象比较深的是“一旦对方好歹从不幸中挣脱出来,却又因此产生若有所失的怅惘。说的夸张一点,甚至出现一种想使之重新陷入不幸的心理。”对人性的观察细致入微,作家往往有比常人更为敏感的内心,因而可以抓住内心的感受,并借故事来表现出来。

《地狱变》是表现艺术至上

《舞会》是百度了一下,才知道里面的含义原来这么深刻。要结合当时日本西化严重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对日本过于崇洋媚外却未领会西方内核的讽刺。

《密林中》写出了人性中的虚伪矫饰,杀人者对事实的美化尚可理解,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具有英雄气概。而妇人的虚伪却让我难以接受,因为她是在忏悔,是在与自己对话,却依旧不能真正的坦白,说什么“总之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死成。用短刀扎了喉咙,又往山脚水塘里投下身去,各种办法都用尽了,但就是没能死成。”这是何等的虚伪啊!我看的时候自动认为已死之人的话必然是真实的,后来看了一位书友的评论,才惊然发现,也许他也在说谎,也许他不愿承认被强盗打败了,也许他不愿承认被妻子杀死了,也许他觉得自杀更显得有尊严。谁说的到底是真的呢?这已经不重要了。其中强盗的一番话也很深刻,“只是我杀时用的是腰刀,你们则不用刀,用的是权利,是金钱,有时甚至只随便用个漂亮的借口便取了人命。”真是一针见血啊!还有那妇人喊的“杀死他,杀死他,我才能跟你走。”真是让人不寒而栗。而这却也正是人性。

《矿车》《阿富的贞操》《一篇爱情小说》《单相思》的描写都很喜欢。

橘林,黄昏里奔跑的孩子。

阿富的“本该如此”“理所当然”。

妙子的“爱情至上”,达雄的一声“混账”,当事者本人的执迷不悟,自以为是的壮举。

爱上电影人物的阿德,十年后再相见的对方模样没变,阿德却已经成了福龙。想要呼唤对方的悲伤的嫉妒的阿德。

《手帕》《蛛丝》《橘》这几篇感觉批判或赞美的有点浅。当然《橘》写的还是挺美的

最后的《侏儒语序》,都很言简意赅,就是看完就又忘了,果然,要有经历才能更好的体会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罗生门》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