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鹿鼎记(第一卷)新修版》读后感_1900字

《鹿鼎记(第一卷)新修版》读后感1900字

喜欢看那小流氓一次次油嘴滑舌、死缠烂打、胡说八道、转危为安。读时一次次呵呵窃笑。
因为前四十章的标注在设备中都不见了,前面的一些在读时觉得有趣或值得思考的细节找不到了,顿时有和没读一样的感觉,很是失落。
趁热打铁,敲下点字。
看书的时候,只觉得一边眼睛扫着文字,一边脑子里放映着陈小春版的鹿鼎记。
除了书中写的韦小宝是个十五六岁的滑头与陈小春成年相貌不一致,(话说觉得张一山比较像韦小宝,那种娃娃脸、权变和痞子气)其他的,包括演员、情节都挺忠于原著的。看到康熙决断国事是脑补俊朗的马浚伟,阿珂一颦一笑是梁小冰……即使缺了一点点情节、(签订尼布楚条约、何惕守)改动一点之外。我的偏见是,陈小春版鹿鼎记是绝对的经典。
不同于金庸武侠中行侠仗义、为国为民的主角萧峰、郭靖。也不同于温良恭俭让的张无忌、袁承志,主人公韦小宝不是侠。
他出身社会最底层,母亲是一个风尘女子,他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在妓院、赌场成长,每天目睹的是最卑贱最猥琐的事儿,靠八面玲珑和坑蒙骗偷生存。明目张胆地追逐美色财富权力,这些人性中固有的欲望,巧妙避开了酸腐顽固的教化。
也因此,天地会反复宣扬的反清复明、驱除鞑虏的华夷之分对他而言不过如此;对待害死他师父却答应师父不杀的郑克爽、冯锡范师徒,也是竭力向其讨债,以移花接木的法子杀了冯锡范换走自己的好朋友茅十八;怡红院二女怀有身孕,而后阴差阳错得以抱得美人归。
但即便如此,也从觉他是个“坏人”。我说他是个虽不高尚但很可爱的小滑头。
他是康熙唯一的朋友,叱咤红人;是天地会陈近南的徒弟,香主;九难的弟子;神龙教的白龙使;俄国女摄政王的情人、俄国公爵,与蒙古王子、西藏大喇嘛结拜……..
游走各方势力,鱼目混珠、颠倒黑白。自凭口遁,逢凶化吉。
看几场爵爷的嘴遁。
假太后企图杀自己,他骗她瑞栋已归降自己,(实则已死)去五台山报信,定期于天桥对暗号(点子来自天地会的暗号),否则就是自己已死,就将假太后的秘密公之于众。令她忌惮。
杀龟大会,天地会,沐王府、皇宫侍卫、平西王侍卫纷纷与韦小宝相遇,帮他捉弄情敌郑克爽,令其大出洋相。此节甚妙。
云南尼姑庵,九难说:这间房聚集了古往今来第一大反贼:李自成,古往今来第一大汉奸:吴三桂,韦小宝接道:还有古往今来第一大美人:陈圆圆。
斗吴之荣那段很是巧妙,西南有一个武将、造反、同宗也姓吴、一封信。把吴之荣以为的吴六奇说成吴三桂。既为吴六奇解了围,又帮庄家报了血海深仇。
后见归辛树夫妇对吴三桂称呼尊敬,便谎称自己时其侄子吴之荣。解了围。
虽然不学无术,但他始终重情重义。他小时候听得说书的讲起关羽、岳飞、这些忠君爱国的将领事迹,也敬佩江湖上的侠客的义薄云天。不论是想逞英雄还是心向往之,但他行事一直都是好兄弟、讲义气,有好处大家分,谁若犯我,锱铢必较。他视康熙为兄弟,视陈近南为父亲,陈近南逝世时,他悲伤难以抑制,“原来自己终究是个没父亲的野孩子”。
因为重义,所以两难。
康熙让他铲除天地会,他不肯,因为义。天地会让他刺杀康熙,他也不肯,也是因为义。当两头逼紧了他。甚至,结尾,顾查黄吕这些当世大儒劝他自个当皇帝,反满复汉时,他左右为难时,他选择隐居江湖,带着七个老婆和财富回江南快活去。
没文化、没教养、贪财好色的他,却是当时变局中做事最成功的人。智擒手刃鳌拜(运气太好)、解救云南沐家(运气)、揭穿假太后、保护老皇帝、安抚蒙古、西藏、和谈俄国…….这些大事都是这个小混混做成的。你怎能说他不是个大人物?他的功绩难道不比大侠陈近南和鸿儒顾炎武他们还要大吗?(当然只是小说)
当然还有人比韦小宝的功绩要大,全书只有康熙。
8岁即位,14亲政、在位61年。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平准葛尔、和谈沙俄、兴文重教,开康乾盛世。
结尾韦小宝对顾炎武等人说:“小皇帝说,他虽不是鸟生鱼汤,但与明朝那些皇帝比也不见得差劲,说不定好些,他做皇帝,天下百姓的日子,就过得比明朝时候好,兄弟没学问,也不知道他的话对不对。
顾查黄吕私人熟知史事,不愿昧着良心说话,不由得都默默点了点头。”
大侠和鸿儒,要么被肮脏地背叛、悲壮地死去;要么藏愤懑、大志于文中、壮志难筹。最后,他们自己反清复明的愿望也被现实埋葬。而自己修齐治平的理想被他们最鄙夷的鞑子君主实现。
满汉矛盾,随着一场满人开创的盛世,被稀释。
被夹在中间的韦小宝,逃离了是非之地,任性逍遥地在盛世中活着。
“独惜今天难觅你再对面前,赢尽了世界一切,你却不见…….”(陈小春版鹿鼎记片尾曲头顶一片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鹿鼎记(第一卷)新修版》读后感_1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