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全传》读后感900字
在没看这本书前只知道杜月笙是上海滩曾经闻名一时的黑帮老大,却不知传奇人物一生的精彩故事。
也许是同样身在上海,祖籍同是海宁人的缘故,与书中的主人公和场景,多了几分亲近感和亲临感,让我迫不及待的想看完这本书。
小时候经常听外婆提起在上海的经历和遭遇,外婆和外公应该和杜月笙属于同一个乱世年代,她们曾经在上海,当时也是上海有名人士,有一天半夜里大家都在睡梦中,东洋人突袭轰炸上海,使得外公和外婆妻离子散,最后只有外婆凭着一张pass避难在法租界幸免于难,看完书中记载,应该是在那场淞沪战役,让外婆失去了所有的家人和亲人,痛恨战争可恶的东洋人!
“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从一开始的吃了上顿无下顿的白相人小赤佬到后来叱咤风云的上海大亨,杜月笙发迹于法租界,心怀远见,以贩卖烟土起家,却能审时度势,跻身实业界,成为横跨金融(创立中汇银行,投资建设中汇银行大厦,就是上海市博物馆的前身,还有股票证券公司)、纺织、船运、面粉、教育、水果、新闻、烟草、化工等多个行业的超级阔佬,杜月笙一生拥有的煌煌头衔多达70个,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为人聪明机智豁达,性格豪爽,慷慨仗义,体恤民情,有责任有担当,对自己的女人也是疼爱有佳,最强的是喜欢广交朋友,聚拢人脉,并从谏如流,善于用人,也有投机取巧,狡诈多端,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风格亦黑亦白,功过上不好定论,但是在淞沪战役、抗 日战争中通过个人影响力组建抗日后援团,支援红十字会等,贡献不少力量尤其是财力,甚至差点丢了性命,骨子里透出了满腔爱国之心,但终究没法与政客的权势抗衡,仍被政治当局无情排挤在外,一生没有摆脱白相人的标签,也没能实现落叶归根的愿望,看到最后一章“历尽沧桑终落幕”,感慨万千,曾经呼风唤雨家产万贯的大亨,最后客死在香港,手上也只剩几十万块,也没能葬在上海高桥的杜氏祠堂。
记录杜月笙的其中一句名言:”一个人不要怕给别人利用,给人利用到,还有可利用的价值,顶怕的是人家不来利用”
对本书的点评:可能由于篇幅受限的原因,有些情节细节不够具体和深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杜月笙全传》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