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尉缭子兵书》读后感_900字

《尉缭子兵书》读后感900字

大家知道历史上中国最有名的兵书是《孙子兵法》,据说美国西点军校也要学的,还有《孙膑兵法》,李靖的《李卫公问对》,威继光的《纪效新书》等等。有的甚至把小说当兵法看,比如历史上努尔哈赤就是看《三国演义》的,这也行吗?也行的,就看个人领悟能力了,要是领悟力强,《金瓶梅》都能看出帝王之术,领悟力不强,看马列毛选都没用。很多人力推《孙子兵法》,其实有一部伟大的作品,他的水平不在《孙子兵法》之下,甚至还有超越的地方,但是长期以来不受重视。这本书就叫《尉缭子》它跟历史上的孙子兵法有什么区别呢?孙子兵法是将将,是教人怎么当将军的,这需要很高的技巧跟领悟力,甚至跟天份有关。要是平庸之才,给他一本孙子兵法,让他倒背如流,他未必真的会打仗。赵国的赵括就熟背过孙子兵法。结果呢,不但不会打,还坑爹了。而《尉缭子》是将兵的,是教人怎么带兵的,这里面有心理学上的,有社会学等等的东西,比如说人之所以拼命,不是乐死而是恶生。比如【委积不多则士不行;赏禄不厚则民不劝;武士不选则众不强;器用不便则力不壮;刑罚不中则众不畏】。通俗点,就是没钱你说个啥。这些都是很高深但又很接地气的理论,都是着眼于带兵上面。比如说要注重士兵素质,这可能是受历史上吴起的影响,吴起就是训练战国特种兵出来的,魏之武卒,八万可以横扫天下,秦国也挡不住。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对士兵要平等。历史上吴起就是跟士兵在生活待遇上平起平坐的,可以说,普通人看了《孙子兵法》也是白看,看不懂,领会不了。但《尉缭子》看了,普通人也能当大将。也能成神。所以,大家与其看孙子兵法,不如去看《尉缭子》。

但是现在《尉缭子》为什么不出名呢?主要是思想太超前,搞得历史上后人一直认为是本假书,不可能是尉缭写的。中国人有个怪现象,重人不重实质,只看作者是谁。比如一本书,要是冠上某大学老师的名,那基本不好卖,但要是冠上黄仁宇的名,那肯定好卖,尽管内容是一样的。所以,尽管尉缭子的内容很好,但因为被认为是假书,所以一直不被重视。直到历史上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了文献,证明 《尉缭子》并非伪书。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看了。这本书看了不但会打仗,商场职场也有用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尉缭子兵书》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