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读后感_900字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读后感900字

他(管仲)在经济上的创新很多,其中最值得记载的是三项:四民分业、贸易兴国和盐铁专营。
1、四民分业
管仲主张把国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将工商与士农并列,同视为国之石民。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国家层面肯定工商的地位。
总结:事实上,历朝历代对工商的态度和政策是不断变化的。
周朝开始推行鄙视工商的重农政策,工商业的地位低下,等同于男女奴隶。春秋时商人大量涌现,但把工商地位抬高与士农等同并不普遍。到了秦商鞅时期,施行霸道国策,从税赋、人口流动、货币等方面采取限制商业的法令。汉初,依旧采取旧制度,施行抑商政策,但在微观层面,却放开了对关税、山林矿藏的全面管制,使工商得到了极大的解放。汉武帝时期,桑弘羊推行全方位的“国营经济”,打击民间工商业。与武帝时期不同,盛唐时期抑商是国策,但是经济上确实空前宽松,轻税减政对工商繁荣有重大意义。安史之乱后,刘宴效仿桑弘羊管制工商,恢复专营政策,提高了中央财政。刘宴后的晚唐政策专营面和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宋代对商人阶层的认识有了进步,商人地位较前代有了提高,更出现了“永嘉学派”反对重本抑末。但在经济层面国有专营程度不降反升。王安石变法重拾国家主义模式,政府全面管制所有重要的产业领域,自由工商业者遭到毁灭性打击。元朝时重商主义成为国策。明清两朝城市化停滞,市镇出现并扩张,小农经济兴盛,商人阶层得到知识阶层的认可。
2、贸易兴国
鼓励国内国际贸易,从财政、税收、价格三方面入手,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制,放活微观经济。由此观察后世历代政府为实行中央集权,增加中央财政,实行全面管制、抑商政策往往是发展出了尾大不掉的官商经济,将民间工商业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3、盐铁专营
管仲在农业税赋之外增加了盐铁专营收入,并将之制度化。实现了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专营不等于国营。
管仲提倡盐铁专营,并不主张政府亲自创办铁厂或盐场,施行的其实是资产国有,承包经营的方式。而汉武帝时期,桑弘羊实行的煮盐政策,实际上已经将政府之手伸入了制造环节,真正的国营企业其实是从这里开始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