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谈商录》读后感1300字
对于此书的评价,最多也就是一颗星的事儿,但由于任正非语录中的很多话,居然让这么一部劣质的吹捧文章上升了一个层次,可见领袖在什么地方都是可以发挥一下他与生俱来的作用的。
全书总共14章节,真正有意义可以读的章节,除了任正非语录之外,第11章的特别篇之商界思想家可读之外,其他的篇章基本上可以忽略掉了。
一个新皇帝登基之后,必然会有一大批的言官要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好让后人知道曾经这么一个非常厉害的好或者坏的皇帝,除了传播后世之外,我觉得还起到了保存记录借鉴的作用,有了一些前面发生的例子,就可以依葫芦画瓢了,尽管当时的人可能没有让我们这么做的想法。前有车后有辙,如今比较成功一些的企业家也是非常热衷于将自己亲身经历写出来的,这样不但是可以记录自己的一生,还可以对后来的小辈,在生活、工作上给到一定的借鉴效果,皆大欢喜的事情。
但是偏偏就有一些类同本书的作者,写的书根本不是对于某些名人的纪实,而是借助某些名人效应,大肆吹捧,最后也能写成一本书,这种书屁效果没有,如同老太太裹脚布,又臭又长不说,还如同祥林嫂般絮絮叨叨,前13章基本上就是围绕任正非的讲话,自己展开丰富的想象,然后大肆恶捧的描述着一个事情:华为人是多么艰苦创业,任正非是多么厉害。。
像任正非多么厉害这样的事情,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任正非已经用他成功这件事实证明了这个东西),我们想要知道的是他为什么这么厉害,亦或是他的生平事迹,亦或是他的所言所思。
如同刘邦一样,我们都知道他是皇帝,他好几次临危脱险,全是哭着过来的,但你要分析这个人,所有人都会哭,为什么只有人家成为了皇帝?这才是我们想要知道的,你上来一顿吹捧,啊,刘邦多厉害啊,因为是赤帝的儿子,斩杀了白帝的儿子,所以成为了帝王,这特么让你在这里说书呢?别闹了,中国的图书市场就是被这样一群没有脑子的家伙给毁掉了,他们“旁征博引”别人写过的东西,然后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堆积到书里面,就成了一本书,最后挂上名人的图片,往励志读物中一放,这就成了,这个人不看,总会有人看的,瞎猫还能吃到死耗子呢,何况中国这么多的人。
最后任正非的话,说的特别的棒,摘抄几句:
1,我们倡导自我批判,但不提倡相互批评。因为批评不好把握适度,如果批判火药味很浓,就容易造成队伍之间的矛盾。而自己批判自己呢,人们不会自己下猛力,对自己都会手下留情。即使用鸡毛掸子轻轻打一下,也比不打好,多打几年,你就会百炼成钢了。
@ 洞悉了人性之后才能体会到这真是一个不错的点子,都常说要虚心纳谏,但是当你真正能到纳谏的地位的时候,你会发现纳谏已经变得逆耳到一定程度了,小剂量,长跨度是治疗人性的最棒的良药了,相对于大剂量,短见效稳定的多。
2,一个人再没本事也可以活60岁,但企业如果没能力,可能连6天也活不下去。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能够顺应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其生命可以达到600岁,甚至更长时间。
@ 企业很艰难,尤其是如今的企业,如攀岩悬崖峭壁之上,不攀,有掉落之忧;攀岩,有蜀道之难。进退两难之际,何去何从,在乎企业的领导者的信心和眼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任正非谈商录》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