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爱情里的假性亲密关系,你一定不陌生。所谓「貌合神离」「爱情最终变亲情」均是对这种关系的精准描述。可是,我们明明不要和爱人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明明带着对爱的真诚渴望才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可「为何后来我们,用沉默取代依赖?」在《假性亲密关系》这本书中,作者会深入探讨导致假性亲密关系的三个原因: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彼此和爱无能。最后一个部分,作者会描述一种理想亲密关系的蓝图,并且分享关于如何实现的具体方法。「我眼中理想的关系,应该是不断成长和成熟的。如果两个人对彼此的了解、接纳和信任并没有随着交往时间的增加而增长,相处就愈发成为了习惯、义务和责任。事实上,父辈们之所以普遍认为『爱情最终都会变亲情』,就是错把假性亲密关系当作了感情必然的归宿。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在心里默默决定,长大了以后一定不要再经历上一辈的不幸。我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比上一辈人有更多机会阅读和思考关于感情的事情。现在就是一个避免重蹈覆辙的机会。」作者SteveShi,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本硕毕业。在上海的心理咨询师,专注于80后、90后的情感生活、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知乎「心理学」领域下的优秀回答者。职业理想是让自己失业,因为那就意味着大家都过得很幸福了。
「假性亲密关系(自选集 知乎「盐」系列)」读后感 心得体会
在知乎看问题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这本书。书中对亲密关系相处、沟通、确认都做了一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介绍,不过对亲密关系的定义更针对恋爱关系。实际上很多关系都可以认为是亲密关系,尤其是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在现下的阶段,书中特别让我感兴趣的是自我认知的内容。除了《假性亲密关系》,最近在很多文章中都提到了自我认知,正确又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够更加清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想明白自己的所需。虽然这个是一个模糊而又长期的过程,但是可以重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关于未来很多事物的愿景。认识自己的过程不仅是解决过去的问题,还是连接未来的通道。感觉使用完书中提到的自我认知提升的方法,还有冰山模型可以运用。分享书中对于自我认知提升的方法:一、划分人生阶段将自己的人生划分为 8 个阶段——这数字没有特定含义,只是一个结构上的要求。每一个阶段用一个重要的事件或者时间点来界 定。第一个阶段从出生开始,最后一个阶段一直持续到当下。二、罗列重要事件每个阶段里,找出 10 件对你影响重大的事件——这个数字也仅是一个结构上的要求而已。这些事件应该对你的情感、性格、生活轨迹、人际关系有比较大的影响。我建议你关注一些这样的事件:生活轨迹变化的转折点,重大的失败或意外,重要的决定;情感上冲击很大的事件,记忆深刻的事件,另外这些事件多半与他人有关系。我建议你重点关注与父母或者其他亲近的人有关的事件。罗列这 80 个事件本身可能就是个挑战,有的需要努力回忆,有的需要去询问他人。你可以先定义好一个阶段,去搜罗事件,分析,然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三、分析事件每一个事件下面,你都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 这个事件给你带来了哪些认知和想法上的变化?2. 这个事件给你带来了哪些情感上的冲击或者影响?3. 这个事件和现在的你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事件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你?4. 从对这个事件的回顾当中,你发现了自己有哪些想要和需要?内容上没有太多要求,每个人都有权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自己的个人史。只是你需要尽量细分大约 8 个阶段,每阶段大约 10 件事情,每件事情 4 个问题、回答,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足够细化。你可以每个问题随便回答下,也可以详细地写。要花多少时间,要写多少,都取决于你自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假性亲密关系(自选集 知乎「盐」系列)」读后感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