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历史上真正的神作。《与罗摩相会》是科幻三巨头阿瑟·克拉克代表作,横扫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木星奖、英国科幻协会奖、约翰·坎贝尔纪念奖6项科幻至高大奖。阿瑟·克拉克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一起并称为“20世纪科幻三巨头”,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王。其一生创作100多部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作品总销量破1亿册。阿瑟·克拉克被誉为20世纪伟大的太空预言家,他针对太空技术作出的许多预测都成为现实,地球静止卫星的轨道正是因为他而被命名为“克拉克轨道”。
与罗摩相会读后感 第(1)篇鉴于罗摩简单粗暴的外形设计,最开始我以为罗摩是某种太空制导武器;但是剧情推进,罗摩内部有明显的生态系统,显然是为了满足某种类人生物的生存所需而制造的,所以我猜,这是不是某种用来外星殖民的方舟;鉴于纽约那些类似博物馆的场景,我又在想这会不会是像旅行者一号一样的,用来展示文明的航天器。。。。。优秀的作者只写其所见,而把想象的权利留给读者。
可是如果这场相会就这样平平结束了,我甚至懒得写一篇书评。倒数第二章 凤凰 的小高潮,才是我觉得整本书最出彩的点,在太阳系原住民们为之担心不止的时候,原来这艘天外飞舟对此根本毫不在意,外星文明的态度我见过多种,漠视还是头一次。
另外让我比较在意的一点就是小说里让牛顿棺材板盖不住的“宇宙发动机”,正儿八经的“我推我自己”了,敢对物理基柱动刀子,这样的想法让人觉得很跳脱,也很刺激。
不过有一些我不太明白的点,就是罗摩里面的灯为什么会那么凑巧的亮起来又关掉,我可以假设在罗摩内部,“生机人”会定期开始工作,而它们的工作需要光照,所以相应的“太阳”也会定期开启关闭,但是既然是机器人,为什么那么在意视力呢,它们完全可以凭借各种传感器了解周遭吧。
可能解释只有一个,这些灯是为了将来某一天苏醒的罗摩人设计的吧。
这篇小说留了太多疑问,对读者来说,全都是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