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二战尚未结束,在南太平洋的海面上,漂浮着凯恩号;正是这艘近乎于报废的老式战舰上,却爆发了美国海军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哗变事件!这已不仅仅是旧时所理解的兵变——只见刀光闪闪,舰长被囚,绝望的水兵成了不法之徒。以副舰长马里克为首的哗变一方,到底是富有责任感和正义感,救军舰地危难之中的英雄,还是阴谋蓄意叛变的暴徒?而舰长奎格,是个刚愎自用的独裁者,还是懦弱胆小的怕死鬼?威利·基思成了这个故事的穿针引线人,这位凯恩号最后一位舰长就像是打开魔法大门的钥匙,将当年整个事件的一层一层展现在我们面前。
凯恩舰哗变 读后感 第(1)篇之前对这本书很难去总结一个主题出来,因为当时困惑作为一部描述战争题材的小说,却很少有对战争的场景的描述。书里描述的都是些发生在“凯恩号”扫雷舰上和战争相比鸡毛蒜皮的无聊事件,刻薄的奎格舰长为了维护自己权威和无能搞出了许多类似“草莓事件”、“咖啡壶事件”、“黄色染料事件”等等让人无奈却又啼笑皆非的事情,理所当然地让军官们感到反感和讨厌,尤其以基弗上尉最甚——一个小说家,在背后主导了很多对奎格舰长的诋毁,甚至最终引导副舰长马里克上尉相信奎格舰长患上精神病。故事高潮发生在一次剧烈的台风中,奎格舰长面对失去操控的“凯恩号”扫雷舰崩溃,马里克认为舰长真的病了,引用美国海军条例中的条款解除了奎格舰长的指挥权。虽然马里克指挥“凯恩号”安全逃出了台风,但错误认为奎格舰长患病并解除其指挥权,这在纪律严明且强调下级无条件服从上级的军队中无疑是非常严肃严重的问题,后面的事情也就是我之前在话剧里看到军事法庭那一幕,结果是幸亏马里克的辩护律师格林渥通过巧妙的攻击让奎格舰长再次在法庭上失控,解除了马里克的危机。挑事者基弗上尉,在庭审时果断背叛了他之前对奎格的攻击,作证认为奎格没疯一切正常,庭审几个月后被提升为舰长,小说主人公威利被提升为副舰长。而后基弗之前对奎格的诋毁,无能怕死等缺点,居然在他自己身上也都一一发生,反倒是威利在两年的时间里,由军校培训几个月的学生到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海军军官的成长,让人觉得欣喜。之前提过威利母亲反对他和梅小姐恋情,在之后的故事里,威利确实由于出身/职业等因素和梅提出了分手,但在最后一次被日本飞机撞击事故的劫后余生,威利顿悟他其实深爱着梅,让人觉得温暖和感动。啰里啰嗦打了这么多字,不知道会不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这确实不像我们平常看到的战争题材的小说,描述英勇的人物和悲壮的场面,直到读到威利写给梅信中的一段话:“我们把憎恨转嫁到了奎格身上,而这种憎恨本应是对希特勒和日本人的,是他们把我们从岸上拉出来,常年监禁在一艘颠簸得很厉害的老舰上。我们的背叛事态对于奎格和我们自己都变得更糟,驱使他陷入了极端的暴虐,心智也变得完全混乱”,才似乎作者明白想要传达的内容,战争中的战士也都和我们一样是普普通通的凡人,他们也有弱点、焦虑、甚至会怕死,长时间的战争生涯甚至会把他们一个个的心灵扭曲,而我们当下似乎被传达了太多美化后的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