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是谁?听到本雅明自杀的消息后,他的挚友布莱希特说:“这是希特勒给德国文学界造成的第一个真正损失!”20世纪的学者中,没有谁像本雅明(和福柯)那样,他的著作在西方被广泛阅读并适合于众多的各不相同的思想和政治倾向者。作为犹太人,本雅明难逃二次世界大战的劫数,作为杰出的思想者,他在哲学、文学等领域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本书通过梳理浩繁的相关文献,不仅构建出本雅明的一生记录,给人留下惊异和感叹;更透过他在本世纪初坎坷痛苦、随波逐流的生活给世纪末的人们以警醒: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文字清新,叙事生动,对本雅明思想气质的把握极为到位,堪称一部具有世界级水准的本雅明传记。
本雅明思想肖像读后感 第(1)篇人群就像是孤独个人的最后一剂毒药。其次,人群抹去个人的一切痕迹:它是被社会排斥者最新的避难所。最后,人群是城市迷宫中最新和最不可捉摸的迷宫。前所未闻的幽灵形象通过它镌刻在城市画面上(本雅明)
这本书介绍本雅明思想整体还是比较完整的,有“神学语言观”,“救世主义的政治伦理”,还有“断裂式的历史主义”等等,虽然本雅明思想被贴上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标签,但其实他的思想这在体系里还是比较边缘的,他向来拒绝“整体系统的哲学”。
同时一起读的还有本雅明的《单向街》,阅读本雅明最直接的感受是“诗人”和“纯粹思辨哲学”的结合,的确,本雅明很少写纯粹的哲学论文。他的许多思想往往是通过意象表达出来,或者说,他实践着一种“诗意思维”,使用的是“意象辩证”,比如“灵韵”,“废墟崇拜”,“弥赛亚时间”,“历史天使”等这些哲学意象概念,本雅明涉猎非常广泛,写的不仅很深刻,还非常好看。
回顾本雅明的一生,精神骚动首先发生在高雅的文学艺术中,敏感的知识分子中。本雅明和波德莱尔一样,在现代商品化的城市中找不到家园。他们犹如“闲逛者”。在刚刚步入市场经济时的不稳定的经济地位,导致这些人的不稳定的政治地位。作为犹太人,本雅明的思想复杂性也恰恰从一个角度反映了20世纪前半叶精神生活的紧张矛盾。首先是犹太人在现代西方社会中的困境。到20世纪初期,犹太人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争取到法律和政治上的全面解放,但是犹太人受歧视的状况并没有彻底改变。几乎没有人会料到,这些政治解放的成果会在顷刻间化为乌有,出现惨绝人寰的纳粹集中营大劫难。
也正因为此,本雅明像一颗流星一样结束了自己,当戏剧家,也是本雅明好友布莱希特得知本雅明自杀的消息后十分悲痛,写下一首诗
惊闻流亡者W.B.自杀
噩耗传来:抢在屠夫之前
你自己下手结束自己。
八年流亡,眼睁睁凶恶敌人崛起
最终面对不可通过的边界。
人们说,你通过了一个可通过的边界
帝国大厦纷纷崩溃。黑帮头目
神气十足,弹冠相庆。民众
在暴力之下灰飞烟灭。
未来隐没于黑暗。正义力量
软弱无力。你洞若观火
于是把会被曲扭的肉体毁灭。
本雅明我个人认为是不能错过的哲学家,深刻而富有诗意,完全不能用任何一个哲学主义标签来形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本雅明思想肖像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