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秦帝国(套装版)》_精选读后感_800字

《大秦帝国(套装版)》_精选读后感800字

1.秦之初始,汉之延续,是我最喜欢的两个朝代,秦困于陇西,以穷弱蛮夷著称,然却东出一统。这奋六世之烈就是我们自己奋斗的最佳榜样,其中夹杂着老秦人的刚烈,硬气、不屈、民族气节等,都是华夏民族之风气。

2.感谢当今的祖国,给予我们一个安定的环境,弱国无外交,秦之弱,只能视为鱼肉,六国群起而分之。而后,秦强六国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六国只能说秦国虎狼。当今世界格局,朝改夕变,时局如何,唯有祖国强大,兵民富足,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重要点。

3.给到秦国改变的就是从人治变为法制,法则本身,把社会的矛盾点从内部转移到外部。平民和世族的矛盾得到解决。同时,对国家的共同体有一个整体的框架,于是乎,举国之力的凝聚达到了空前的状态,先秦的法则重点,其实很多用在现代,依旧是先进之处。但是秦之灭亡有一部分也是太过依赖法制。人治和法制的均衡点或许就是后来人需要探索的一个方向。

4.国家的珍宝其实就是人才,魏国人才的流失,也造就了魏国的衰弱,就如齐威王所言,人才才是国家珍宝。秦国六世之中,多有强将名相,哪怕是秦昭襄王到秦始皇之间这段,也有能臣帮着渡过。而六国则良莠不齐。就形成了羡慕对比,一个是早餐的太阳冉冉升起,一个则是暮霭成成。

4.孝公和商鞅的励精图治,告诉我们,只有把基层,基础建设好,才有能力建造大厦,前面几代,一腔热血,战到最后也是越来越穷。越来越弱。而基础牢靠,那怕一次两次几次的失败,依旧有能力站起来,而不是一蹶不振。所以这样也是秦国东出的实力基础。

5.秦始皇的庙堂决策,也让秦帝国在历史洪流中一闪而过,虽然流光溢彩,但是太匆匆。主要原因就是在于用人上,对赵高的偏爱,对李斯的疏远、对扶苏的继承迟迟未肯定,哪怕战略方向上,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何其高瞻远瞩,只不过庙堂失算,胡亥赵高,李斯三人,立马把千古功业拉入深渊。(战略的定位和用人上同样重要。)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秦帝国(套装版)》_精选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