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为三类人写的:职业生涯初始,学习解决供应链问题者;工作了八年或十年后,知道怎么解决问题,但是没法有效推动者;跨越了职业平台期,希望成为供应链专家的精英们。对于职业人来说,要么成为专家,要么成为领袖。结合作者近20年的供应链管理生涯,这本书为职业人士铺就了供应链管理的专家之路。
供应链管理:实践者的专家之路 读后感 第(1)篇一
本书是刘宝红老师的第三本供应链管理书籍,主要从供应链管理从业者个人发展的角度讲述行业
供应链管理是从生产性管理范畴分离提炼出来的科学,就是对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的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管理,以最大化客户的价值,最小化供应链的成本,包括三大执行职能:采购管理、运营管理和物流管理。
供应链管理属于企业的三大核心之一(研发、营销、供应链),企业要盈利,就得做好三件主要的事情:1、设计开发出好的产品;2、营销卖个好价钱;3、供应链以合适的成本做出来。
二
对于供应链从业者而言,要么成为领袖,要么成为专家,以上两方面都离不开以下三点:1、系统学过,而且学到最好;2、系统做过,而且做到最好;3、系统提高总结过,从形而下上升到形而上。
作者有句话说的好——“离开深度思考,不管读多少书,做多少事,都是从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三
供应链管理这门学科未来是很有前途的,特别是在大数据+AI技术的助推下,未来社会的运转将是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需求流、供给流和数据流的集成。
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讲的也是这方面的
“市场经济天生的弱点就是过剩而产生的的经济危机。而计划经济的初衷,它并非是一种政治体制,而恰恰是为了解决经济危机而发明出来的一种方案。既然市场经济,总是过剩,那么是不是通过计划来生产,就不会过剩了呢。马克思他们的想法,出发点就是这样的。
这样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是它生不逢时,因为在过去,没有互联网,也没有大数据,更没有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等等科技。所以,计算能力达不到要求,数据到处都是孤岛,也根本做不到实时计算和全网数据共享和联动。
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信息科技,和互联网科技的手段,来使经济生产不出现过剩。这跟市场没关系,跟计划也没关系,跟体制更没关系,它只跟数据和网络,以及和计算能力有关系。”
没有过剩,没有贫穷,恰到好处地计算一切,生产一切,满足一切需求,机器为人类劳动,产品平均分配,这便是智慧供应链。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供应链管理:实践者的专家之路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