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他在当初设计皇帝这项制度的时候,以“始皇帝”自居,他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延续千世万世,永远留存,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纵观中国历史上的20个封建王朝,似乎并没有一个王朝超过300年的时间(西汉和东汉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朝代),虽然封建王朝的命数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它就和自己家的大米一样,是有着一定的保质期的。
那么,封建王朝不过300年的魔咒,为什么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都没有一个王朝能够打破呢?总体来说,是因为封建王朝制度的创造者和维护者有着以下3大无法改变的固有缺点:
一、“家天下”为首的封建社会统治制度,一旦皇帝本人或者家族出了问题,那么整个天下必定会陷入混乱。秦始皇当初进行中央集权制改革的时候,认为周朝延续下来的“分封制”极大的降低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因此秦始皇将地方的所有权力全部集中到皇帝手中,使得中央处理各种事件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但是由此也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皇帝、或者说皇帝所在的家族执掌了天下,那么一旦后来继任的皇帝能力不足、或者消极怠政的话,那么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能力反而会得到削弱,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的名义已经名存实亡,天下就会再度陷入分裂之中。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如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都是这样形成的。
二、“小农经济”决定了封建社会时期必须使用“家天下”的皇权进行国家统治。有人会说了,既然“家天下”的统治方式不好,那么皇帝可不可以将自己的皇权交出去,搞一个轮流执政或者类似于西方罗马时期的元老院呢?事实上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社会生产力决定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
由于在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小农经济能够达到的农业生产能力很低,因此农业生产的物质产出是很低的。再加上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策略,因此商业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我们知道,中国的小农经济最为惧怕的就是战争、天气的破坏,因此只有以皇权统治为核心的封建统治,才能将小农牢牢束缚在土地上,确保封建王朝的和平与安定。
三、中国自古以来的先祖崇拜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西方社会一样随便更改国家制度。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句俗话叫做“祖宗之法不可改”,正是由于中国古代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信仰崇拜,因此,先祖所制定的规则,在没有出现重大错误的情况是不可以随便进行更改的,所以我们才看到古今中外的改革家失败者不在少数,如王莽、王安石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20个朝代,为何都无法突破300年的历史?有3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