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法制史(第四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中国法制史(第四版)》是由曾宪义、赵晓耕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法制史(第四版)
- 作者:曾宪义 赵晓耕
- ISBN:978-7-300-17782-3
- 定价:¥39.80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7-12
- 装帧:平装
- 开本:大32
作者简介
曾宪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业博士学位点主持人和博土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主要学术成果:《新编中国法律史》、《中国法律制度研究史通览》、《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通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海峡两岸关係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等。主要社会兼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博士后管委会法学与教育学专家组召集人等。
内容简介
全书以历史时序为经,以每一王朝的法律思想、立法概况、主要法律制度为纬,对作为中华法系代表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具体编写中,力求做到思想与制度相关,典籍与事例互证,重点与特点突出。全书约38万字,分总论及15章,内容涉及自夏商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法律历史发展进程。本次修订,对本书中某些观点和内容、引文和文字等诸方面进行了修正、核实与改定,增加了延伸阅读、相关案例、深度阅读、练习题等栏目,并增加了许多图片,进一步完善了本书的内容。
目录
总论1
第一章 夏商的法律制度13
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13
第二节 夏代的法律制度16
第三节 商代的法律制度18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27
第一节 西周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27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及礼刑关係29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刑法制度31
第四节 西周时期的民事法律制度34
第五节 西周时期的司法制度36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40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儒、法学派的主要法律思想40
第二节 春秋末期的“铸刑鼎”事件43
第三节 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发展及《法经》46
第四节 商鞅变法与秦国法制的发展48
第四章 秦代的法律制度51
第一节 统一后秦代法制发展概况51
第二节 秦代的行政法律规範54
第三节 秦代的刑事法律57
第四节 秦代的民事、经济法律规範62
第五节 秦代的司法诉讼制度63
第五章 汉代的法律制度67
第一节 汉代法律指导思想的变化67
第二节 两汉的主要立法及法律形式72
第三节 汉代的刑法制度及刑罚改革75
第四节 汉代的行政、民事、经济制度82
第五节 汉代的司法制度85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91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概况91
第二节 法律制度的主要发展变化95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司法制度101
第七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105
第一节 隋代法制概况105
第二节 唐代主要立法及法律形式108
第三节 《唐律疏议》的主要内容113
第四节 唐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119
第五节 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124
第六节 唐代的主要司法制度128
第八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法律制度136
第一节 宋代法律制度136
第二节 辽金两代立法概况及法制特点151
第三节 元代法律制度152
第九章 明代的法律制度158
第一节 明代立法思想与立法概况158
第二节 明代法律内容的发展及其特点162
第三节 明代司法制度的发展变化178
第十章 清代的法律制度184
第一节 清代立法概况184
第二节 清律的主要发展变化192
第三节 清代的司法诉讼制度201
第十一章 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208
第一节 清末法制变革概况208
第二节 清末变法修律的主要内容212
第三节 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223
第四节 变法修律的特点及影响227
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232
第一节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思想与主要立法活动232
第二节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制度241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法律制度247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立法概况247
第二节 北京政府的司法制度256
第十四章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261
第一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立法概况与“六法全书”体系261
第二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主要法律内容265
第三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制度279
第十五章 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284
第一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284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293
第三节 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307
参考书目317
后记318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法制史(第四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