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国(西周时期分封诸侯国)
魏国(前11世纪-前661年)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诸侯国,首任国君失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国君为姬姓魏氏。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封给毕国后裔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毕国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
魏国最初国土为现在山西芮城县和陕西大荔县一带。“魏”是“大”的意思(《史记》:“魏,大名也。”服虔:“魏,喻巍巍高大也。”)在晋献公的时候晋国曾经有过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兼併战。周惠王十七年(前661年),魏国为晋国灭亡。 晋献公灭魏后,以魏地赐给毕万作为采邑,于是毕万就改氏为魏(这就有点像商鞅一样以封地为氏)---是晋国魏氏的由来。毕万之孙因跟随公子重耳流亡有功,被封为大夫,称魏武子。前445年的三家分晋事件中,魏氏自立为诸侯,建立魏国。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战国七雄中的魏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魏国
- 所属洲:亚洲
- 首都:芮城(今山西芮城县)
- 政治体制:君主制
- 主要民族:华夏族
- 别称:古魏国
- 国姓:姬姓魏氏
- 存在时间:前11世纪-前661年
- 爵位:伯爵
相关史料
《左传.闵公元年》: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还,为大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
《毛诗正义》曰:“襄二十九年《左传》曰:‘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是与周同姓也。《魏世家》绝不知所封为谁,故言‘周以封同姓’云。……桓四年《左传》曰:‘秦师围魏。’是秦数伐之。终为晋所灭,明晋亦侵之……闵公已前,魏国尚存。”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①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②
注
①《史记集解》服虔曰:“三国皆姬姓,魏在晋之蒲阪河东也。”
②《史记正义》:魏城在陕州芮城县北五里。郑玄诗谱云:“魏,姬姓之国,武王伐纣而封焉。”
相关诗歌
《诗经·国风·魏风》的七首诗歌
- 葛屦
- 汾沮洳
- 园有桃
- 陟岵
- 十亩之间
- 伐檀
- 硕鼠
是西周、春秋时期魏国着名的诗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魏国(西周时期分封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