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出教育看教育 读后感
作者:王晓春 可以说,一档财经对话节目《冬吴相对论》激发了作者的灵感。作者发现,这虽是一个经济节目,却涉及大量关于社会和文化的新信息,两位主持人新颖的见解吸引着作者“追”
作者:王晓春 可以说,一档财经对话节目《冬吴相对论》激发了作者的灵感。作者发现,这虽是一个经济节目,却涉及大量关于社会和文化的新信息,两位主持人新颖的见解吸引着作者“追”
作者:东野圭吾 《白夜行》之后,东野圭吾最受欢迎的作品。作品超越推理小说的范围,却比推理小说更扣人心弦,出版当年即获中央公论文艺奖。僻静的街道旁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
作者:苑子文,苑子豪 草根学生英雄、正能量平民偶像——苑子文、苑子豪兄弟于2012年分别以674分和683分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被称作是“北大最帅双胞胎”。在本书中,双胞胎兄弟俩与
作者:卡耐基 生活亦如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也对着你笑;你对着它哭,它便对着你哭。我们成功与否不在于我们是谁或者我们拥有什么,而在于我们想的是什么,拥有什么样的心境,采取什么
作者:唐品主编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汉末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原为8卷,今本作3卷,全书按内容分类编辑,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
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读后感作文800字 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读后感800字: 假期里,闲来无事,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
作者:星云大师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
作者:那多 在旅游中结识的同伴六耳,于返回上海后的某天深夜拜访了那多,当他摘下帽子和口罩时,出现的是一张长满长毛的脸!迅猛的返祖现象,让医学专家也无法解释,更无法治疗。这位毛
作者:陈敦德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决策访问中国并决定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毛泽东会见了他,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它改变了中美关系长达20年的对立与隔绝,为中美
作者:索菲亚·阿莫鲁索 《女孩老板:我的互联网创业小时代》讲述了作者索菲亚·阿莫鲁索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电商形式、社交网络创业的经历,以及其对商业的感悟。是一部兼具个人传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500字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500字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成就最高的长篇讽刺小
作者:熊召政 张居正是一位个性不凡的政治家,是明万历年间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传奇人物。他登上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治吏治,刷新颓风;整治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
作者:焦亮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女人世界:这是一本为男人量身定做的女性心理书,它不仅对女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最全面、最深刻的挖掘,而且总结了最实用、最有效的应对女人的技巧。
作者:蒂姆·哈福德 《卧底经济学1: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作者哈福德刚好就像一位隐匿在街角的咖啡店、公司的茶水间、超市的货架旁的卧底,用他的各种侦探工具告诉你:日常生活不
作者:基辛格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俄文原名: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是俄国文学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作品,出版于1866年,在他穷困时仓促完成,与《战
《俄狄浦斯王》读书笔记1000字 《俄狄浦斯王》读书笔记1000字 首先,对于悲剧的定义,不是在通常汉语语境中的苦情戏,而
作者:罗宾·邓巴 克莱夫·甘布尔 约翰·格列特 《大局观从何而来》是“邓巴数”提出者、著名进化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经典著作,是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深度理解社群”四部曲
作者:逯薇 暂无简介小家,越住越大读书笔记 家,不仅仅是一个没有温度冰冷的房子,更在于其中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爱。就像吃饭是本能,美食是学问;穿衣是本能,时尚是学问;而居住
作者:J.R.R.托尔金 每年十二月,托尔金家的孩子们会收到一个盖着北极邮戳的信封。信封里装着圣诞老爸写给孩子们的信,以及画给他们的画。每一封信都是圣诞老爸用冻得抖抖抖的手
作者:安徒生 本书是安徒生这位童话大师笔下最具魅力的作品,迄今仍代表着世界童话的最高水平。这些人类心灵的篇章,处处凝聚着作家的实际生活感受洋溢着作家的浪漫向往,加上诗一
作者:老舍 祥子来自农村,立志买一辆自己的车,但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第二次,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接着,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
作者:余华 余华的最新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叫杨飞的人死去了,但他的灵魂似乎还没走远,他接到一通电话,殡仪馆的人抱怨他火化迟到,而即将被火化的竟是杨飞自己
作者:王沪宁/俞吾金 暂无简介狮城舌战在线阅读地址狮城舌战 读后感 第(1)篇昨晚看了一篇文章,对我世界观的影响很大。
文章说“蒋昌建狮城舌战中的大放光彩,不是才华的成功,而
作者:敏君 有关徐志摩所有的爱与恨,都离不开一个名为“时代”的镜头。透过它,所有人的形象都被嵌入“民国”的相框,站定了各自的位置,也许这是评价一个人最恰当的方式。徐志摩:风